|
||||||||||||||||||||||||||||||||||||||||||||||||||||||||||||||||||||||||||||||||||||||||||||||||||||||||||||||||||||||||||||||||||||||||||||||||
|
月度归档:2008年12月
给Blog增加“通过EMail订阅”的小挂件
- Gmail没有内嵌图功能,不方便写图文对照的邮件,这是一个缺陷。
- foxmail客户端这方面很强,可以上传图片即嵌入,与1正好两相对照。

国内的FB跟随者是FeedSky,也是可以加上EMail订阅按钮的。
Blogger,可以设置通知邮箱,但是最多能输入10个邮箱,且被通知者不可自行更改。截图已经删除。
更新:
FTP方式托管的blogger网志,似乎没有修改Feed烧录的地方。大概是因为客户FTP端的服务器上环境千差万别,XML重定向操作比较麻烦?是否可以通过在页面Header区域写入以下代码来实现?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rss+xml" title="RSS 2.0" href="http://www.chinawebanalytics.cn/?feed=rss2" />得手工修改Blogspot模板(模mu板ban):
<link rel="alternate" type="text/xml" title="RSS .92" href="http://www.chinawebanalytics.cn/?feed=rss" />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atom+xml" title="Atom 0.3" href="http://www.chinawebanalytics.cn/?feed=atom" />
- blog订阅地址
- header区域rss地址
Fwd: Name.com – 12 Days of Domains Update, Working to Make a Difference
Special Announcements
December 23, 2008
|
Message via your Google Profile: Google S2 英文界面
英文界面的Google Account已经开启。
———————————————————————
This message was sent to you from your Google profile.
The sender does not have your email addres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messages from your Google profile, you may edit your settings at http://www.google.com/s2/profiles/me/editprofile
非暴力
丘吉尔说,民主制度不是一个好的制度,我们只是不得不用它。如何理解丘吉尔的这番话?民主拜物教的信徒不会花心思去想。而真正有理性的人,确实应该好好想一想。并且应该深入想一想,在”不得不用它”的时候,英美两国如何在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避免民主所具有的不好成分。有些民主拜物教的理论工作者,常常把那些不好的现象排斥在民主之外,认为那些东西不是真民主。他们无非是天真地在心中树立了一个纯洁的民主幻想。我与他们的不同是,我认为民主天生就具有不良的基因,而绝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类理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与西方圣贤苏格拉底、柏拉图抱有同样的看法。同时,我还认为,推行中国古代圣贤的道德教化,可以缓解民主制度中不良基因的发作。说得直白一点,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在民主制度中,一般不会成为民主的暴徒。
"说得直白一点,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在民主制度中,一般不会成为民主的暴徒。"那怎么看蔡英文呢? 它也是受过很好的教育的哦??(2008-11-09 00:14:59)博主回复:博士不一定有道德。文盲不一定无道德。(2008-11-09 02:04:05)
民主搞好了是公平和进步,民主搞不好就是私欲和动荡。刘先生的文章看了很多,分析很透彻,启发特别多,说的道理是存在的。但是我觉得有些方面的出发点少了一些辩证。譬如:市场经济是有自私的一面,利益至上,往往由于资本的作用使得下层民众生活苦难,造成少数人的奢华生活。但是,自然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普遍安稳的生活局面,可由于缺少有效的组织形式,使得文明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在自然经济的年代,技术都是自家传承,甚者传男不传女,这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造成受益范围减小,发展进步受到了阻碍。这也是一种自私。所以说,有些东西是自然存在,关键要看如何管理。(2008-11-09 16:16:35)人要保持理性真的很难,我觉得更多的政治问题仍然是人性的问题,人类注定有自私的一面,不管是什么样的制度都不能改变人性。
也许我们还有几万年的路要走,他要进化。(2008-12-05 13:55:27
谁是剩者?
谁是剩者?
2000年前后的那场互联网危机中。马云对阿里巴巴的要求是,即使要倒下,也要做”站着的最后一家”(the last one standing)。那么,这一轮大浪淘沙中,谁又会是新媒体领域中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
在很多投资人看来,框架模式,被认为是已经证明是”没有毛病”的。首先人们是主动进入电梯的,而在封闭的空间内,框架的滚动海报是强制性传播,而更重要的是”成本很低,要价合理”。
分众的部分楼宇LED也被证明是有效的。”如果大家都要死,那分众也会是最后一个死掉的。”CTR整合营销中心总经理姚林的理由是:分众有若干张网,其所能覆盖到的客户和消费者是其他做窄众传播的客户所无法比拟的。
”抱团过冬”已然不是新媒体领域专有的取暖方式,收购整合将会是新媒体领域未来几年的重要趋势。”广告主在减少广告预算时,必然会对投放对象进行选择, 媒体这时候也需要实现聚焦。”姚林说,网络大、媒体资源多是吸引广告主的重要因素。公开资料显示,国内主流视屏网站迫于运营压力,已经产生了第一例并购 案。12月8日,娱乐视频媒体琥珀网在上海宣布,其已经与Mofile正式合并。
户外新媒体的整合已初显端倪。尽管受限于资金压力,分众对健康媒体注入活跃之类,以及迪岸传媒的捆绑式发展都受到影响,但是”并购和收购还是会持续出现”。除资源合并的诉求外,低价也是重要原因。
而在”VC银根紧缩,上市融资无门”的情况下,新媒体公司必须自力更生。如果公司要急需成长,必须实现自我造血、实现盈利。
新机会何在?
尽管如此,在当下环境下寻找机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依然不少。
一位刚刚离开新媒体公司的高管,转身又准备筹备一个新的新媒体公司。”不太考虑做有声音的那种。”是个初步的方向——这个判定的背后,是现在投资方和受众都不太喜欢LED的播放模式。
在模式选择上,”必须是短期能够实现盈利的”。在经历了疯狂期后,对新媒体的投资逐渐由原来”靠故事、靠概念”越来越转向到”有真正的营收收入,和快速 实现盈利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选择那种运营成本比较低、比较容易推广的模式。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赵小兵也指出,至少在近期,”需要进行大规模硬件投入,需 要花很长时间去慢慢培养”的商业模式,很难得到认可。
投资商们尽管普遍地捂紧钱包,但也并非再不关注新媒体这个行业。”传统广告形式的传播效果是相当低的。”Keytone Venture合伙人金鹏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因此通过广告模式的创新而提高传播效率的新媒体模式,未来仍有市场空间。
KPCB合伙人汝林琪也说,”新的媒体、新的技术扩展媒体模式,如果它需要的资金是巨大的,那未来会是非常困难的。”过去是砸钱买成长,只要有资金成长就可以是预期的,而当时资金是无处不在的。
以内容为承载、附加广告的表现形式也被认为抗风险能力会更强。”以北广为例,它现在走的是以内容为主阵地的路子,以新闻、电影等内容带广告,它对受众的黏性比之像楼宇这样只有广告、没有互联网连接的形式要强得多。”
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巴士在线去年底和央视国际成立了央视国际移动传媒有限公司,其下属的CCTV移动传媒将专门为巴士在线提供定制信息,推出”新闻 “、”娱乐”、”资讯”、”奥运”4个板块的12档节目。鼎程传媒CEO李平也指出,目前其在铁路上播放的节目中,”广告类的时间不超过15%。”
”新媒体所覆盖的面其实很大。包括以前我们所投的分众、玺诚,其实它们不能算是纯粹的新媒体,而是把旧有的媒体形式搬到新的传播平台,创造广告价值的方 式。”有些新媒体是网络上、手机上的,就是数字型的新媒体,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的。”汝林琪说,其原因是它并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它是真正的创新,其次它有 很大的规模效应。
杂譬喻经(二六)
在极视看到祥子一帖『网鸟的故事』,找了找原文:
昔有捕鸟师张罗网于泽上。 以鳥所食物著其中。以鸟所食物着其中。 眾鳥命侶競來食之。 众鸟命侣竞来食之。 鳥師引其網。 鸟师引其网。 眾 鳥盡墮網中。 众 鸟尽堕网中。 時有一鳥大而多力。 时有一鸟大而多力。 身舉此網 與眾鳥俱飛而去。 身举此网 与众鸟俱飞而去。 鳥師視影隨而逐之。 鸟师视影随而逐之。 有人 謂鳥師曰。 有人 谓鸟师曰。 鳥飛虛空而汝步逐。 鸟飞虚空而汝步逐。 何其愚哉。 何其愚哉。 鳥師答曰。 鸟师答曰。 不如是告。 不如是告。 彼鳥日暮要求迻宿。 彼鸟日暮要求移宿。 谓鸟师曰。 鳥飛虛空而汝步逐。 鸟飞虚空而汝步逐。 何其愚哉。 何其愚哉。 鳥師答曰。 鸟师答曰。 不如是告。 不如是告。 彼鳥日暮要求迻宿。 彼鸟日暮要求移宿。 進趣不同如是當墮。 进趣不同如是当堕。 其人故逐不止。 其人故逐不止。 日以轉 暮。 日以转 暮。 仰觀眾鳥[ 番*飛 ]飛爭競。 仰观众鸟[ 番*飞 ]飞争竞。 或欲趣東或欲趣西。或欲趣东或欲趣西。 或望長林或欲赴淵。 或望长林或欲赴渊。 如是不已須臾便墮。 如是不已须臾便堕。 鳥 師遂得次而殺之。 鸟 师遂得次而杀之。 捕鳥師者如波旬也。 捕鸟师者如波旬也。 張羅 網者如結使也。 张罗 网者如结使也。 負網而飛如人未離結使欲 求出要也。 负网而飞如人未离结使欲 求出要也。 日暮而止如人懈怠心生不復進 也。 日暮而止如人懈怠心生不复进 也。 求迻不同者如起六十二見恒相反也。 求移不同者如起六十二见恒相反也。 鳥 墮地者如人受邪報落地獄也。 鸟 堕地者如人受邪报落地狱也。 此明結使塵 垢是魔羅網也 此明结使尘 垢是魔罗网也
“求移不同者如起六十二见恒相反也”,以此作为法华论坛2008年末重启之兆。
BTW: 哦,繁简双重依次,这是Google自动繁简翻译的结果。
Fw: GMail Backup – 备份你的 GMail 邮件及其它服务建议
GMail Backup 用来备份你的 GMail 邮件,可以选择时间段,保存为 eml 文件。
备份后,可以新建一个没人知道的 GMail 账户,将邮件全恢复到里面,这样,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就可以从容面对了。
前两天我还在 delicious 保存书签的时候说
备份 GMAIL,我觉得意义不大,你的硬盘不一定有 Google 的服务器强悍
昨天,我才感觉到这句话说的多么的不靠谱,事情根本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sfufoet 昨晚 GT 给我说:佐拉被 Google 封杀了,联系人,邮件,OPML 及其它所以 Google 服务都不能使用。我说我没有看到 GReader 更新啊?
前往了解情况 (非常时期,如何前往自己想办法),刚才,我在 twitter 上看到 yesonline 分享的文章 别在 Google 的大树上吊死,立即对自己的账户产生了担心,你知道明天你的 Google 账户还在吗?
翻出阿榮的文章,把 GMail Backup 介绍给小众读者。
而其它服务,比较重要的有 GReader 订阅列表,日历,以及 Google 文件,这些都是可以轻松导出的。而 Gmail 联系人,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一定要备份。
下载(4.1MB): boxstr | 来自小众软件 | filefront | skydrive | brsbox
update:此软件可恢复回 Gmail 账户
p.s.推荐一篇文章,取回Gmail账号的最后一招
p.s.趁好的时候,找到你的邀请函,保存于本地。这封邀请函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 ShortcutBinder – 用快捷键点击链接!
- Google Maps for Blackberry 更新,支持基站定位
- GMailStore – 全中文网络邮盘
- Google 拼音输入法 2.0 测试版
- Google chromium – 支持某些 GreaseMonkey!
© scavin for 小众软件,2008 | 原文链接 | 已经有 45 个留言 | 投稿 | 热文榜!
转载请 “署名-链接“,商业网站媒体使用文章请联系我们
如果我们以美国为榜样
美国的奴隶制度存在了很长时间,林肯总统推行废奴后,种族隔离制度依然延续了很长时间,到马丁-路德-金以后,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才从法律上消失。奴隶制度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与奴隶制度相伴,一个更早的制度往往被人忽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童工制度。南北战争时期,北方以推翻奴隶制为口号与南方开战,实际上,此时的北方大量使用童工。如果说南方的种植园靠奴隶为主要劳动力,那么,北方的工厂则靠童工为劳动力。并且,在南方奴隶制被推翻很多年以后,北方的童工制度依然存在。
美国很多制度都源自于英国,因此,美国的童工制度与英国也有很深的渊源。1601年,英国正是伊丽莎白时代,这是英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时期。当时英国颁布了一个法律,名字听起来很不错,叫做《济贫法》。在这个法律中明确规定,政府允许让贫穷的儿童进行”无约束”的工作。当时的英国舆论称赞这个法律是消灭闲置人员和减少国家负担的好办法。当时没有全民教育一说,因为国家穷。英国不算大,人口也不多,工业发展需要很多劳动力,贫穷阶层的儿童变成为劳动力的一部分。
英国的童工在狄更斯的小说里有较为真实的描绘。当时英国的童工有几个重要的使用领域,一是煤矿。煤矿下面空间狭小,使用童工比使用成年人更方便。二是造船厂。一条大船在制造时,船上很多空间也很狭小,比方说焊接工作,童工也就受到造船主的欢迎。曾经有一条大船在报废的时候,人们发现在船壳的夹板中,有困死在里面的童工的尸体。此外,其他工厂也大量使用童工,一些特殊行业也以童工为主。比方说,自从煤炭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后,工厂生产和家庭取暖很多都用煤炭,扫烟囱的工作几乎都是儿童。据历史记载,在英国扫烟囱的童工里,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曾经有一位8岁的男孩,在扫烟囱的时候,被卡在烟道中,活活烤死。有一位英国的奴隶贩子,见识了当时英国童工的生存状态后,觉得自己贩卖奴隶的行当要慈善柔情多了。
最早来到美国的英国移民,包括那些被竭力美化的清教徒们,也将童工制度带到了美国。17世纪初,当贩运奴隶的船在大西洋上穿梭的时候,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一条条大船也装载着被贩运的贫穷白人儿童,每条船上装着1400-1500名儿童,比成年黑奴装得多。这些儿童大多是伦敦和英国各地的流浪儿,教会如同认可黑奴一样,也认可童工制度。
在美国还没有建国之前,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就以法律的形式允许使用童工。美国建国的时候,托马斯在《独立宣言》中痛骂英国,但是,毫不影响美国这个新建立的人类最理想的国家全盘接受英国的童工制度。号称美国”棉纺业之父”的萨缪尔-斯莱特其实是从英国偷来了棉纺技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违反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他在美国建立的棉纺厂,有大量7-12岁的童工,而且人尽皆知,没有人提出异议。斯莱特说,童工比成年人工作更快,效率更高。当然,工资也更低。1820年美国的一份报纸的调查指出,在马萨诸塞州的棉纺厂里,童工占43%;在康涅狄格州,童工占47%;在另一些州,童工比例最高达到55%。
1842年,康涅狄格州颁布了一项法律,14岁以下的儿童,工作时间每天不得超过12小时。1848年,宾夕法尼亚的一项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不得在棉纺厂、毛纺厂和丝织厂工作。1866年,马萨诸塞州规定10岁以下的儿童不得在上述工厂工作。从这些法律可以看到,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律,美国的童工制度无法无天到何种程度。即便有了这种法律,也同时让10岁、12岁以上的儿童在工厂做工合法化了。1910年,照相机已经出现了,当时的一位美国记者,拍摄了一张照片,一位8岁的女童在食品厂剥牡蛎,工作时间是早上3点到下午5点。
美国的私营企业为何喜欢用童工,道理也很简单,童工听话,还可以体罚,不会造反,成本还低。在美国童工盛行的时候,也确实有人反对使用童工,但主要不是人权之类的理由,而是成年人工会,因为廉价的童工抢走了他们的饭碗。1938年,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部分工作岗位的年龄的最底限为16岁,危险职业的最低年龄为18岁。但是,这个”公平劳动标准法”还是留了一个尾巴。规定制造业和采矿业之外,14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在课余做工。大约在1940年以后,美国的童工才逐渐消失,或者说真正成为违法行为。
美国建国至今约230年,其使用童工的历史长达150年。这150正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童工也成为美国资本家完成原始积累的有效工具。如果我们看清美国使用奴隶和使用童工的历史,如果我们还要照搬美国的发展方式,我们是否也应该问一下:难道我们的儿童也要变成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的童工?难道我们也要依靠童工等廉价劳动力,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如今有人说,原始积累都是血腥的,这一句话似乎将美国的发家历史一笔带过,那么,后来者怎么办呢?后来者能否因为美国的榜样,也大量使用童工、盘剥廉价劳动力,而被现代人、被历史而原谅呢?因此,美国不是一个好榜样。如果我们以美国为榜样,我们又如何能批判在中国出现的黑煤窑、童工等丑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