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未分类

如果我们以美国为榜样

美国历史上的童工(URL (2008-12-18 23:00:16)
标签:童工 奴隶 美国 杂谈  分类:历史

    美国的奴隶制度存在了很长时间,林肯总统推行废奴后,种族隔离制度依然延续了很长时间,到马丁-路德-金以后,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才从法律上消失。奴隶制度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与奴隶制度相伴,一个更早的制度往往被人忽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童工制度。南北战争时期,北方以推翻奴隶制为口号与南方开战,实际上,此时的北方大量使用童工。如果说南方的种植园靠奴隶为主要劳动力,那么,北方的工厂则靠童工为劳动力。并且,在南方奴隶制被推翻很多年以后,北方的童工制度依然存在。
    美国很多制度都源自于英国,因此,美国的童工制度与英国也有很深的渊源。1601年,英国正是伊丽莎白时代,这是英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时期。当时英国颁布了一个法律,名字听起来很不错,叫做《济贫法》。在这个法律中明确规定,政府允许让贫穷的儿童进行”无约束”的工作。当时的英国舆论称赞这个法律是消灭闲置人员和减少国家负担的好办法。当时没有全民教育一说,因为国家穷。英国不算大,人口也不多,工业发展需要很多劳动力,贫穷阶层的儿童变成为劳动力的一部分。
    英国的童工在狄更斯的小说里有较为真实的描绘。当时英国的童工有几个重要的使用领域,一是煤矿。煤矿下面空间狭小,使用童工比使用成年人更方便。二是造船厂。一条大船在制造时,船上很多空间也很狭小,比方说焊接工作,童工也就受到造船主的欢迎。曾经有一条大船在报废的时候,人们发现在船壳的夹板中,有困死在里面的童工的尸体。此外,其他工厂也大量使用童工,一些特殊行业也以童工为主。比方说,自从煤炭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后,工厂生产和家庭取暖很多都用煤炭,扫烟囱的工作几乎都是儿童。据历史记载,在英国扫烟囱的童工里,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曾经有一位8岁的男孩,在扫烟囱的时候,被卡在烟道中,活活烤死。有一位英国的奴隶贩子,见识了当时英国童工的生存状态后,觉得自己贩卖奴隶的行当要慈善柔情多了。
    最早来到美国的英国移民,包括那些被竭力美化的清教徒们,也将童工制度带到了美国。17世纪初,当贩运奴隶的船在大西洋上穿梭的时候,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一条条大船也装载着被贩运的贫穷白人儿童,每条船上装着1400-1500名儿童,比成年黑奴装得多。这些儿童大多是伦敦和英国各地的流浪儿,教会如同认可黑奴一样,也认可童工制度。
    在美国还没有建国之前,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就以法律的形式允许使用童工。美国建国的时候,托马斯在《独立宣言》中痛骂英国,但是,毫不影响美国这个新建立的人类最理想的国家全盘接受英国的童工制度。号称美国”棉纺业之父”的萨缪尔-斯莱特其实是从英国偷来了棉纺技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违反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他在美国建立的棉纺厂,有大量7-12岁的童工,而且人尽皆知,没有人提出异议。斯莱特说,童工比成年人工作更快,效率更高。当然,工资也更低。1820年美国的一份报纸的调查指出,在马萨诸塞州的棉纺厂里,童工占43%;在康涅狄格州,童工占47%;在另一些州,童工比例最高达到55%。
    1842年,康涅狄格州颁布了一项法律,14岁以下的儿童,工作时间每天不得超过12小时。1848年,宾夕法尼亚的一项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不得在棉纺厂、毛纺厂和丝织厂工作。1866年,马萨诸塞州规定10岁以下的儿童不得在上述工厂工作。从这些法律可以看到,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律,美国的童工制度无法无天到何种程度。即便有了这种法律,也同时让10岁、12岁以上的儿童在工厂做工合法化了。1910年,照相机已经出现了,当时的一位美国记者,拍摄了一张照片,一位8岁的女童在食品厂剥牡蛎,工作时间是早上3点到下午5点。
    美国的私营企业为何喜欢用童工,道理也很简单,童工听话,还可以体罚,不会造反,成本还低。在美国童工盛行的时候,也确实有人反对使用童工,但主要不是人权之类的理由,而是成年人工会,因为廉价的童工抢走了他们的饭碗。1938年,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部分工作岗位的年龄的最底限为16岁,危险职业的最低年龄为18岁。但是,这个”公平劳动标准法”还是留了一个尾巴。规定制造业和采矿业之外,14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在课余做工。大约在1940年以后,美国的童工才逐渐消失,或者说真正成为违法行为。
    美国建国至今约230年,其使用童工的历史长达150年。这150正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童工也成为美国资本家完成原始积累的有效工具。如果我们看清美国使用奴隶和使用童工的历史,如果我们还要照搬美国的发展方式,我们是否也应该问一下:难道我们的儿童也要变成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的童工?难道我们也要依靠童工等廉价劳动力,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如今有人说,原始积累都是血腥的,这一句话似乎将美国的发家历史一笔带过,那么,后来者怎么办呢?后来者能否因为美国的榜样,也大量使用童工、盘剥廉价劳动力,而被现代人、被历史而原谅呢?因此,美国不是一个好榜样。如果我们以美国为榜样,我们又如何能批判在中国出现的黑煤窑、童工等丑陋现象?

刘仰:传教士与东西方交流

传教士与东西方交流 (2007-02-12 22:19:21)
标签:传教士 东西方 文化  分类:历史
    基督教何时进入中国尚有争论,但是,至少在唐朝,长安已经有了基督教团体。早期来到中国的西方宗教影响并不大。13世纪末,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元朝灭亡后,方济各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中断了200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明朝晚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国渐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意大利人利玛窦是一个有较高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的人,他于1601年定居北京。利玛窦意识到中国文化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文化,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理念,利玛窦改变了欧洲的传教方式。他穿上中国人的衣服,学习中文,把上帝解释为中国人的”天”,不讲耶稣受难的故事,大为淡化基督教的排他性,允许中国信徒继续祭祖、祭孔等传统习惯。利玛窦的这种传教方式也获得了中国政府的认可,连徐光启这样的大官都皈依了天主教。
    在这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下,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交流既使得双方获益,但也体现出交流不够充分的遗憾。英国学者培根就是在这个时期高度评价了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变革的巨大作用,但是,培根在发表它的著作《新工具》时,并不知道他所说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来自于中国。这种情况更显示出当时的东西方需要进一步的相互了解。然而,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做法却遭到一些自以为是的天主教派别的非难。
    基督教是一个大概念,其中教派林立,矛盾重重,你死我活的拼杀在某些历史时期极为常见。利玛窦所属的耶稣会是一个仿效军队编制的教派,1540年创建于巴黎。在耶稣会创立之前,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已在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发展,耶稣会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成立的。
 
    耶稣会的目的不同于马丁-路德,它反对新教,但是主张教会内部改革。应该说,耶稣会对于文艺复兴的态度介于激进变革与保守顽固之间,属于宗教改良性质。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耶稣会比较关注最新的知识和学术,其成员大多都有较高的修养和知识水平。他们这种温和改良宗教的态度,也受到欧洲很多王权的欢迎,很多国王的私人忏悔神甫都是耶稣会成员。但是,耶稣会的保守也显而易见,它可能是唯一一个对教皇宣誓绝对效忠的教派,无条件执行教皇的一切命令。其目的是想让自己主张的宗教内部改革,让教皇放心,从而得到教皇的接纳。
 
    在基督教内部,各种教派势力的强弱,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信徒的人数。成立不久的耶稣会发展势头非常快,而且还走出欧洲,向东方扩展,其宗教改良的态度,使得它在面对不同文化时,并不拘泥以往教会严格的教规,显示出灵活性。耶稣会这种后来居上的势头,很快遭到其他教派的嫉妒,最为突出的就是”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
    “多明我会”是天主教内势力最大的教派之一,中世纪时期的宗教裁判所大多由”多明我会”设立。基督教最著名的宗教理论家托马斯-阿奎那也是”多明我会”的成员。”方济各会”也是中世纪设立宗教裁判所的积极角色,不同的是,它是天主教中著名的苦修派别,主张坚守贫困,托钵行乞,反对拥有财产,反对世俗化(方济各会内部还有派别,主张略有不同)。”方济各会”也是在宗教改革中遭受抨击最为猛烈的教派之一,因为很多”赎罪券”就来自”方济各会”的修士。
 
    用今天的话来说,”方济各会”可以称之为基督教的”原教旨主义”,”多明我会”则是天主教内部最为保守、正统的派别。这两个教派的历史都要比耶稣会早300多年,然而,由于他们抱守中世纪教会的顽固立场,使得他们在中国的传教成绩,远远不如利玛窦所属的耶稣会。其中,多明我会于17世纪初,随着葡萄牙人到达我国台湾地区传教,结果被后来占据台湾的荷兰人驱逐,此后,多明我会在中国的传教仅仅局限在福建地区。16世纪时,方济各会在中国的传教影响也很小。其中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崇尚苦修、清贫,病态地革除一切人性快乐的这两个教派,与中国人享受的生活理念是格格不入的。而耶稣会改革宗教的态度则宽容很多,而且,利玛窦还可以与中国的中央政府保持密切的关系。眼看一个”后起之秀”抢了他们的风头,两个自以为老资格的天主教派,”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便在教皇那里告御状。
    岔开说一下。葡萄牙人最早到达亚洲后,向亚洲传教的事务,经教皇批准,也交给了葡萄牙人管理,称之为”护教权”。当时随葡萄牙人来到亚洲的传教士们都是狂热的宗教分子,其中就包括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的传教士。葡萄牙的东印度群岛总督阿尔布克尔克,于1511年夺取马六甲(现新加坡)后,屠杀了全部穆斯林,并用严刑拷打,强迫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改信天主教。
    葡萄牙人大约在1550年前后开始在日本传教,经过半个世纪,很多日本人皈依了天主教。这些日本天主教徒以长崎为中心,同时分布在大阪、江户(现东京)以及其他港口。他们主要靠与葡萄牙人等外国人做贸易赚钱。但是,这些日本的天主教徒很快被日本幕府政权指责为捣乱分子,原因很简单,一是天主教本身的教义,使得日本民众信仰天主教之后,就自我感觉高人一等,在洋人撑腰下为所欲为;二是,有多少天主教的派别,就有多少来传教的不同传教士,他们将在欧洲的教派斗争带到日本,并且经常使用武力。同时,这些日本天主教徒已经失去了对本国的忠心。
   于是,日本的幕府政权向葡萄牙传教士提出意见:如果天主教真的像你们所说,是唯一真正的宗教,为何你们在中国传教这么长时间,中国人却不接受?对比利玛窦在中国的行为,在日本的西方传教士根本没有平等和尊重的概念,只会给当地制造麻烦。1640年,日本禁止基督教所有教派的传播,所有的外国人被驱逐。本国的基督徒或者被杀,或者逼迫改宗。日本人禁止出国,禁止建造可以进行海外贸易的船舶。每年只允许一艘荷兰船进入长崎旁边的一个小岛进行贸易(因为荷兰人看起来只想做生意,不想传教)。但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不在此列。
    对此,葡萄牙人也很无奈,他们当时没有力量用武力打败日本,只好接受现实,乖乖地夹着尾巴走人。他们也许只有在海上是强大的,一上岸就不敢张扬。
    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这个举动无疑是说,我们老大都没听你的,我怎么可能听你的?西方学者后来评论说,日本德川幕府当年的这个举动,给此后的日本带来200多年的社会安定、繁荣和经济增长。直到19世纪,工业化的西方国家,美国再次到来,重新打开日本的大门。此为后话。
    其实,当时的亚洲国家的人们完全有理由对西方人产生反感。比方说,日本人的洗澡习惯由来已久,几乎天天洗澡,印度人很早就有刷牙的习惯,每天刷牙。而当时的西方人满脸乱蓬蓬的胡子,邋遢,肮脏,浓密的体毛,浓烈的体臭,奇怪的面部特征,在亚洲人眼里,简直就像没有完全进化的猿猴。欧洲中世纪中断了古希腊、古罗马人洗澡的爱好,直到19世纪,洗澡才成为欧洲人的普遍习惯。而且,16世纪的西方人没有礼貌,自己人也彼此整天吵架,还同当地人乱吵架,好用武力,不讲道理,自以为是,很容易遭到亚洲人的排斥。
    日本禁止基督教传播只是一个插曲,但是,日本的这个举动使得罗马教皇更加感到,在中国的传教对于整个亚洲具有极大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从此,利玛窦代表的耶稣会传教方式日益受到天主教内部的挑战。就在日本禁止基督教传播的前后不久,”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向教皇打小报告的行为越演越烈。开启了梵蒂冈教会史上长达200年的”中国礼仪之争”,其中的关键就是针对利玛窦的做法,是否可以用”天”来代替上帝,是否允许教徒祭祖、祭孔,是否可以把中国人的”孝”与《圣经》结合等等。而在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为了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便不断向欧洲传达中国美好的一面,从而使得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了中国。
    葡萄牙衰落后,由于当时的法国与梵蒂冈的特殊关系,原来属于葡萄牙的亚洲”护教权”,只剩下澳门这一块小地方,亚洲其他地区的”护教权”统统交给了法国。因此,欧洲教会关于”中国礼仪之争”的交锋,主要集中在法国,并在当时的法国引发了一场强烈的中国热,法语里面还诞生了一个专门的词汇Chinoiserie,直译叫做”中国风”,也有人译为”中国热”。
 
    随着传教士们传回的关于中国的各种资讯,当时的法国,凡是带着”中国”字样的东西都广受欢迎,一切有关中国的游记都是畅销书,冠以”中国”的胡编小说也层出不穷,销路都很好。甚至有法国人,假称自己是中国人,写书抨击欧洲社会。300多年后,有一个名叫王山的中国人借用了这个方法,假冒自己是德国人,夸赞了一番中国。
 
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倭寇里的中国人

明朝后期海禁政策的反复

明朝对外开放的成果

清朝海禁与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论的谬误

明治维新告诉我们什么

何必好为古人师

中国衰落的转折点

 

Fwd: 中银长城国际卡 – 登录界面存在收藏夹问题

To: service@boci.com.cn

您好,

中银长城国际卡 – 登录界面存在收藏夹问题

进入的页面是 https://iservice.boccc.com.hk/iserv/index_gw.html
但会跳转到 https://iservice.boccc.com.hk/iserv/changelocale.do
登录长城卡成功,并退出。

可是当我要收藏该网址后,下次直接访问 https://iservice.boccc.com.hk/iserv/changelocale.do
却会被提示:
  Error 500: MainServlet: unknown exception: com.sun.j2ee.blueprints.waf.controller.web.action.HTMLActionException
再次刷新还是如此。

  回到:https://iservice.boccc.com.hk 首页,跳转到:https://iservice.boccc.com.hk/iserv/changelocale.do
但是却仍然无法成功登陆长城国际卡,提示禁止:

  閣下並沒有登記香港區發出的中銀信用卡,如需使用網上服務,請從澳門(www.boci.com.hk/macau)或長城國際卡(www.boc.cn)網頁登入使用網上服務。

再选择简体界面,也是如此:

 区域不符:阁下并没有登记香港区发出的中银信用卡,如需使用网上服务,请从澳门(www.boci.com.hk/macau)或长城国际卡(www.boc.cn)网页登入使用网上服务。

今天仔细检查几次,认为是该程序存在一些问题。请检查。

长城国际卡卡户 : 800 820 5288 或 (8621) 3414 4718 (海外或手机拨打)

Ten – Visit – Marissa Mayer

10年 – kids and children and teen

  1. 一家公司所做的最糟糕的决定之一是,设立研发部门或创新团队。一旦一家公司让某些员工专注于创新,别人就会停止创新的脚步。
  2. 以用户为中心 影响力来源于终端客户以及与他们之间建立的信任
  3. “萧条能够擦亮我们的眼睛” 控制成本

SNS Wealink 若邻的第二蓝图

若邻展开新一轮活跃期(第二蓝图)之时,正当群体娱乐性SNS大火之时。

我在若邻的注册时间不过1年,算上没注册之前的偶尔浏览和外部推荐介绍,了解若邻也就1年半,不到2年。目 前国内商务人脉网站,能如LinkedIn聚拢一般性商务人群的,唯有若邻一家。我的依据是,若邻确实能够在我个人网络活动范围内,对我进行有效辐射。但 这是我的感受,因为我个人是不去娱乐性的SNS,比如开心或者51或者其他大大小小社交网络(亚洲交友之类的网站,也算娱乐网站吧?)。

商务人脉网,对于潜在用户和现有用户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哪些?别人的体会,我不知道。

我个人体会:

若邻"我的联系人"应有适当产品特性,针对适当联 系人进行适当激活,同时允许忙碌会员较长时间的休眠周期(社区内自然脉动节律下的波动性事件,选择一个超过平均阈值的通知点,比如:某用户的联系人内的自发性活跃群组、某联系人组内的用户活动通告、长周期的Email汇报)。

同类商务人士的群组互动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权重。

很明显,这两者分别对应:人脉一般广泛度和相关职业领域专业覆盖度这 两方面。后者尤其重要,类似豆瓣小组那样。个人感觉,若邻新版应该在群组特性方面,下点功夫。

http://www.pochezu.com/aboutus.html

http://www.pochezu.com/aboutus.html

 
 

破车族汽车服务网(pochezu.com)是立足中国、服务全球华人的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后市场门户网站,是集维修保养、美容改装、服务商搜索、用车知识、二手车买卖、拼车搭车、POCAR社区及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新一代综合性汽车后市场信息及服务平台。

破 车族汽车服务网自2006年10月1日上线至今,信息数据量及影响力一路攀升,先后开通包括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11个城市的汽车服务商在线搜 索系统,拥有20000余条精准的汽车服务商信息和近万条二手车信息。同时,破车族汽车服务网在上海已有四百余家签约加盟商家为破车族会员提供优惠的优质 服务。破车族汽车服务网拥有丰富的线下资源优势;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媒体取得合作。

破车族汽车服务网以服务中国地区汽车消费者为己任,通过网站五大板块为主线:即后市场资讯,包含维修保养、改装美容、汽车用品等板块;汽车服务商搜索,包含洗车、维修、轮胎、保险、租赁、便捷酒店等十三个栏目;破车宝典,业内专家在线答疑车友问题、14个板块分类明晰,基本涵盖汽车后市场各个领域;破车交易频道每天有近百条热门的旧车交易置换信息,目前已有60余家上海二手车经纪公司在破车族设立网上展厅;顺风搭车频道已经拥有3千多条车主或者拼车搭车信息,”同路人”功能使得同一区域内的搭车信息查找更便捷。

破车族作为服务型网站,旗下Pocar论坛www.pochezu.com/bbs.html)和车友圈子www.pocarclub.com)两大社区型板块从兴趣爱好和车型品牌来分类,总共近200个板块可以更大限度地让车友找到自己合适的”家”。

在B2B领域,破车族拥有的广大线下合作会员商家网络,将成为汽车零配件/用品厂商与维修/美容/装潢店进行直接交易合作的一个有效渠道,通过代理或直销相关产品,破车族能高效的帮助国内外汽车零配件/用品厂商在中国开展市场和推广产品。

破车族汽车服务网不断锐意进取,同国际组织、兄弟媒体、中国政府、行业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在汽车后市场的巨大舞台上崭露头角,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立志成为汽车后市场行业内的权威性网站。

最常用的字符实体(Character Entities)

如何显示空格(URL

通常情况下,HTML会自动截去多余的空格。不管你加多少空格,都被看做一个空格。比如你在两个字之间加了10个空格,HTML会截去9个空格,只保留一个。为了在网页中增加空格,你可以使用 表示空格。

最常用的字符实体(Character Entities)

显示结果 说明 Entity Name Entity Number
  显示一个空格    
< 小于 &lt; &#60;
> 大于 &gt; &#62;
& &符号 &amp; &#38;
" 双引号 &quot; &#34;

其他常用的字符实体(Character Entities)

显示结果 说明 Entity Name Entity Number
? 版权 &copy; &#169;
? 注册商标 &reg; &#174;
× 乘号 &times; &#215;
÷ 除号 &divide; &#247;

 

ISO Latin-1字符集:

字符

十进制字符编号 实体名字 说明
&#00; 未使用Unused
&#01; 未使用Unused
&#02; 未使用Unused
&#03; 未使用Unused
&#04; 未使用Unused
&#05; 未使用Unused
&#06; 未使用Unused
&#07; 未使用Unused
&#08; 未使用Unused
&#09; 制表符Horizontal tab
&#10; 换行Line feed
&#11; 未使用Unused
&#12; 未使用Unused
&#13; 回车Carriage Return
&#14; 未使用Unused
&#15; 未使用Unused
&#16; 未使用Unused
&#17; 未使用Unused
&#18; 未使用Unused
&#19; 未使用Unused
&#20; 未使用Unused
&#21; 未使用Unused
&#22; 未使用Unused
&#23; 未使用Unused
&#24; 未使用Unused
&#25; 未使用Unused
&#26; 未使用Unused
&#27; 未使用Unused
&#28; 未使用Unused
&#29; 未使用Unused
&#30; 未使用Unused
&#31; 未使用Unused
  &#32; Space
! &#33; 惊叹号Exclamation mark
" &#34; &quot; 双引号Quotation mark
# &#35; 数字标志Number sign
$ &#36; 美元标志Dollar sign
% &#37; 百分号Percent sign
& &#38; &amp; Ampersand
" &#39; 单引号Apostrophe
( &#40; 小括号左边部分Left parenthesis
) &#41; 小括号右边部分Right parenthesis
* &#42; 星号Asterisk
+ &#43; 加号Plus sign
, &#44; 逗号Comma
&#45; 连字号Hyphen
. &#46; 句号Period (fullstop)
/ &#47; 斜杠Solidus (slash)
0 &#48; 数字0 Digit 0
1 &#49; 数字1 Digit 1
2 &#50; 数字2 Digit 2
3 &#51; 数字3 Digit 3
4 &#52; 数字4 Digit 4
5 &#53; 数字5 Digit 5
6 &#54; 数字6 Digit 6
7 &#55; 数字7 Digit 7
8 &#56; 数字8 Digit 8
9 &#57; 数字9 Digit 9
: &#58; 冒号Colon
; &#59; 分号Semicolon
< &#60; &lt; 小于号Less than
= &#61; 等于符号Equals sign
> &#62; &gt; 大于号Greater than
? &#63; 问号Question mark
@ &#64; Commercial at
A &#65; 大写A Capital A
B &#66; 大写B Capital B
C &#67; 大写C Capital C
D &#68; 大写D Capital D
E &#69; 大写E Capital E
F &#70; 大写F Capital F
G &#71; 大写G Capital G
H &#72; 大写H Capital H
I &#73; 大写J Capital I
J &#74; 大写K Capital J
K &#75; 大写L Capital K
L &#76; 大写K Capital L
M &#77; 大写M Capital M
N &#78; 大写N Capital N
O &#79; 大写O Capital O
P &#80; 大写P Capital P
Q &#81; 大写Q Capital Q
R &#82; 大写R Capital R
S &#83; 大写S Capital S
T &#84; 大写T Capital T
U &#85; 大写U Capital U
V &#86; 大写V Capital V
W &#87; 大写W Capital W
X &#88; 大写X Capital X
Y &#89; 大写Y Capital Y
Z &#90; 大写Z Capital Z
[ &#91; 中括号左边部分Left square bracket
&#92; 反斜杠Reverse solidus (backslash)
] &#93; 中括号右边部分Right square bracket
^ &#94; Caret
_ &#95; 下划线Horizontal bar (underscore)
` &#96; 尖重音符Acute accent
a &#97; 小写a Small a
b &#98; 小写b Small b
c &#99; 小写c Small c
d &#100; 小写d Small d
e &#101; 小写e Small e
f &#102; 小写f Small f
g &#103; 小写g Small g
h &#104; 小写h Small h
i &#105; 小写i Small i
j &#106; 小写j Small j
k &#107; 小写k Small k
l &#108; 小写l Small l
m &#109; 小写m Small m
n &#110; 小写n Small n
o &#111; 小写o Small o
p &#112; 小写p Small p
q &#113; 小写q Small q
r &#114; 小写r Small r
s &#115; 小写s Small s
t &#116; 小写t Small t
u &#117; 小写u Small u
v &#118; 小写v Small v
w &#119; 小写w Small w
x &#120; 小写x Small x
y &#121; 小写y Small y
z &#122; 小写z Small z
&#123; 大括号左边部分Left curly brace
| &#124; 竖线Vertical bar
&#125; 大括号右边部分Right curly brace
~ &#126; Tilde
&#127; 未使用Unused
  &#160; &nbsp; 空格Nonbreaking space
? &#161; &iexcl; Inverted exclamation
&#162; &cent; 货币分标志Cent sign
&#163; &pound; 英镑标志Pound sterling
¤ &#164; &curren; 通用货币标志General currency sign
&#165; &yen; 日元标志Yen sign
| &#166; &brvbar; or &brkbar; 断竖线Broken vertical bar
§ &#167; &sect; 分节号Section sign
¨ &#168; &uml; or &die; 变音符号Umlaut
? &#169; &copy; 版权标志Copyright
a &#170; &ordf; Feminine ordinal
? &#171; &laquo; Left angle quote, guillemet left
? &#172; &not Not sign
­ &#173; &shy; Soft hyphen
? &#174; &reg; 注册商标标志Registered trademark
ˉ &#175; &macr; or &hibar; 长音符号Macron accent
° &#176; &deg; 度数标志Degree sign
± &#177; &plusmn; 加或减Plus or minus
2 &#178; &sup2; 上标2 Superscript two
3 &#179; &sup3; 上标3 Superscript three
&#180; &acute; 尖重音符Acute accent
μ &#181; &micro; Micro sign
? &#182; &para; Paragraph sign
· &#183; &middot; Middle dot
? &#184; &cedil; Cedilla
1 &#185; &sup1; 上标1 Superscript one
o &#186; &ordm; Masculine ordinal
? &#187; &raquo; Right angle quote, guillemet right
? &#188; &frac14; 四分之一Fraction one-fourth
? &#189; &frac12; 二分之一Fraction one-half
? &#190; &frac34; 四分之三Fraction three-fourths
? &#191; &iquest; Inverted question mark
à &#192; &Agrave; Capital A, grave accent
á &#193; &Aacute; Capital A, acute accent
? &#194; &Acirc; Capital A, circumflex
? &#195; &Atilde; Capital A, tilde
? &#196; &Auml; Capital A, di?esis / umlaut
? &#197; &Aring; Capital A, ring
? &#198; &AElig; Capital AE ligature
? &#199; &Ccedil; Capital C, cedilla
è &#200; &Egrave; Capital E, grave accent
é &#201; &Eacute; Capital E, acute accent
ê &#202; &Ecirc; Capital E, circumflex
? &#203; &Euml; Capital E, di?esis / umlaut
ì &#204; &Igrave; Capital I, grave accent
í &#205; &Iacute; Capital I, acute accent
? &#206; &Icirc; Capital I, circumflex
? &#207; &Iuml; Capital I, di?esis / umlaut
D &#208; &ETH; Capital Eth, Icelandic
? &#209; &Ntilde; Capital N, tilde
ò &#210; &Ograve; Capital O, grave accent
ó &#211; &Oacute; Capital O, acute accent
? &#212; &Ocirc; Capital O, circumflex
? &#213; &Otilde; Capital O, tilde
? &#214; &Ouml; Capital O, di?esis / umlaut
× &#215; &times; 乘号Multiply sign
? &#216; &Oslash; Capital O, slash
ù &#217; &Ugrave; Capital U, grave accent
ú &#218; &Uacute; Capital U, acute accent
? &#219; &Ucirc; Capital U, circumflex
ü &#220; &Uuml; Capital U, di?esis / umlaut
Y &#221; &Yacute; Capital Y, acute accent
T &#222; &THORN; Capital Thorn, Icelandic
? &#223; &szlig; Small sharp s, German sz
à &#224; &agrave; Small a, grave accent
á &#225; &aacute; Small a, acute accent
a &#226; &acirc; Small a, circumflex
? &#227; &atilde; Small a, tilde
? &#228; &auml; Small a, di?esis / umlaut
? &#229; &aring; Small a, ring
? &#230; &aelig; Small ae ligature
? &#231; &ccedil; Small c, cedilla
è &#232; &egrave; Small e, grave accent
é &#233; &eacute; Small e, acute accent
ê &#234; &ecirc; Small e, circumflex
? &#235; &euml; Small e, di?esis / umlaut
ì &#236; &igrave; Small i, grave accent
í &#237; &iacute; Small i, acute accent
? &#238; &icirc; Small i, circumflex
? &#239; &iuml; Small i, di?esis / umlaut
e &#240; &eth; Small eth, Icelandic
? &#241; &ntilde; Small n, tilde
ò &#242; &ograve; Small o, grave accent
ó &#243; &oacute; Small o, acute accent
? &#244; &ocirc; Small o, circumflex
? &#245; &otilde; Small o, tilde
? &#246; &ouml; Small o, di?esis / umlaut
÷ &#247; &divide; 除号Division sign
? &#248; &oslash; Small o, slash
ù &#249; &ugrave; Small u, grave accent
ú &#250; &uacute; Small u, acute accent
? &#251; &ucirc; Small u, circumflex
ü &#252; &uuml; Small u, di?esis / umlaut
y &#253; &yacute; Small y, acute accent
t &#254; &thorn; Small thorn, Icelandic
? &#255; &yuml; Small y, umlaut

 

symbols, mathematical symbols, and Greek letters

? &fnof; Α &Alpha; Β &Beta; Γ &Gamma; Δ &Delta;
Ε &Epsilon; Ζ &Zeta; Η &Eta; Θ &Theta; Ι &Iota;
Κ &Kappa; Λ &Lambda; Μ &Mu; Ν &Nu; Ξ &Xi;
Ο &Omicron; Π &Pi; Ρ &Rho; Σ &Sigma; Τ &Tau;
Υ &Upsilon; Φ &Phi; Χ &Chi; Ψ &Psi; Ω &Omega;
α &alpha; β &beta; γ &gamma; δ &delta; ε &epsilon;
ζ &zeta; η &eta; θ &theta; ι &iota; κ &kappa;
λ &lambda; μ &mu; ν &nu; ξ &xi; ο &omicron;
π &pi; ρ &rho; ? &sigmaf; σ &sigma; τ &tau;
υ &upsilon; φ &phi; χ &chi; ψ &psi; ω &omega;
? &thetasym; ? &upsih; ? &piv; ? &bull; &hellip;
&prime; &Prime; &oline; ? &frasl; ? &weierp;
? &image; ? &real; ? &trade; ? &alefsym; &larr;
&uarr; &rarr; &darr; ? &harr; ? &crarr;
? &lArr; ? &uArr; ? &rArr; ? &dArr; ? &hArr;
? &forall; ? &part; ? &exist; ? &empty; ? &nabla;
&isin; ? &notin; ? &ni; &prod; &sum;
? &minus; ? &lowast; &radic; &prop; &infin;
&ang; &and; &or; &cap; &cup;
&int; &there4; &sim; ? &cong; &asymp;
&ne; &equiv; &le; &ge; ? &sub;
? &sup; ? &nsub; ? &sube; ? &supe; &oplus;
? &otimes; &perp; ? &sdot; ? &lceil; ? &rceil;
? &lfloor; ? &rfloor; ? &lang; ? &rang; ? &loz;
? &spades; ? &clubs; ? &hearts; ? &diams;
markup-significant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characters

" &quot; & &amp; < &lt; > &gt; ? &OElig;
? &oelig; ? &Scaron; ? &scaron; ? &Yuml; ? &circ;
? &tilde; ? &ensp; ? &emsp; ? &thinsp; ? &zwnj;
? &zwj; ? &lrm; ? &rlm; &ndash; &mdash;
' &lsquo; ' &rsquo; ? &sbquo; " &ldquo; " &rdquo;
? &bdquo; ? &dagger; ? &Dagger; &permil; ? &lsaquo;
? &rsaquo; ?/STRONG> &euro;

 

发表于 @ 2007年10月29日 16:24:00|


闭关锁国 就是 贸易禁运?Trade embargo is a closed-door policy?

从小学高年级、初中开始,教科书上都会说:不思进取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国家衰落的主要原因。今天从订阅的刘仰博客读到一篇文章,让人从另外的角度理解到什么是历史的真实。

      明朝政府大致剿灭了倭寇后,很快开放了海禁。但是,中国与日本两国的外贸关系却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历史资料指出,明朝在隆庆期间开放海禁之后,还有过几次反复。这种反复的原因一方面还是来自日本,另一方面就是欧洲人。此时明朝的文献中,"倭寇"被"倭夷"代替。首先,日本的海盗并没有完全剿清,依然对正常的外贸造成威胁。其次,继葡萄牙之后纷纷来到中国发财的欧洲人,最初也都是海盗作风。当这两股势力在中国沿海兴风作浪的时候,明朝不得不再次动用海禁的措施。
    然而,明朝后期对于日本的海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隆庆之后海禁政策如何反复,在较长的时间里,明朝针对日本的政策一直没有改变。即便在开海的政策下,东洋依然不在开放的名单之中。明朝政府当初的这种做法,有点类似当今美国政府针对某个国家的贸易禁运。

文章后边:

   至今都有人说,当初欧洲人来到中国只是为了通商,为了正常的贸易,中国政府却傲慢地拒绝了他们,所以才导致后来的灾难。这种说法是在站在欧洲人的立场上说话,是对欧洲人自我辩解的鹦鹉学舌。如果欧洲人只是要求正常的通商,为何每次都开着军舰到来?英国使臣马戈尔尼第一次代表英王来到中国的时候,乘坐的就是军舰,而且还是5艘军舰的舰队,摆出了一付背靠武力的架势。

    有些著名学者至今都在说,因为马戈尔尼不肯下跪,所以乾隆拒绝了他的贸易要求。这种说法同样是照搬英国人的狡辩。我们看看马戈尔尼当初向清朝政府提出的具体要求。例如要求在珠江口,给英国人一个岛屿。第一次见面就提出领土的无理要求,虽然英国人当时只是提出租借,但是,出于维护国家主权的考虑,不答应他的这个要求是很正常的。再比如,马戈尔尼还提出要对英国货物减免税收。税收政策也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有什么理由要对同样是欧洲人的英国人特别优待?在加上当时英国已经向中国走私了大量的鸦片,拒绝他的要求,当属天经地义。可以说,马戈尔尼代表英王第一次向中国政府提出的贸易要求,按照国际法和国际贸易原则来看,大多都属于无理要求。因此,拒绝这种无理要求是很正常的,即使在今天也一样。

还有后话: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2007-07-03 13:23:54)

    明朝时期,中国政府曾经多次要求日本管辖和控制海盗。当日本的中央政府还比较强大的时候,中国政府的这种外交交涉一般还能发挥作用,但是,当日本中央政府软弱的时候,日本根本无法控制各地自发的海盗。明朝倭寇最猖獗的时候,其实正是日本最为混乱的战国时期。即便在明朝政府与倭寇的激烈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明朝政府还是允许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贸易基地,而且,倭寇一旦被清剿干净,明朝政府立即开放了海禁。因此,中国的海禁不应该被简单理解为闭关锁国,而应该是针对日本海盗的特殊措施。

    宋朝时期朝鲜的海禁,丝毫不影响朝鲜与中国的贸易。元朝的海禁也不影响与阿拉伯人的交易。即便朱元璋颁布了海禁的命令,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还是派出了历史上最大的贸易船队,郑和下西洋就是对外贸易以及保护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当然,明朝对外贸易站在朝廷的立场上,更希望是由朝廷专控的朝贡贸易,但是,朝贡贸易主要是一种政治手段,它并不能阻止民间自发的对外贸易。而严厉海禁的对象其实针对的都是日本海盗。明天接着说。

相关文章:倭寇里的中国人

Furniture.com去哪了?

Furniture.com去哪了?

边小蹦 发表在 12月 15, 2008

最近关注家具在线电子商务、家具类B2B。发现了一篇新闻稿,翻译了一下,应该有些错误:

boo.com到webvan,那些从最高处突然消失灭迹的在线B2C网站哪里去了?特别是最有雄心furniture.com

不像图书或杂货销售,家具销售更趋向于传统方式。顾客通常在购买前要坐在沙发或者椅子上,选择个人喜好的色彩和材质。另外,家具的物流方式也很特别。但这些困难并没法阻止创业者去尝试建立一个家具的网上销售网站。

创办:
FURNITURE.COM于1998年,由其首席执行官STENVEN ROTHSCHILD和技术副总裁MISHA KATZ创办。他们两人的特长具有鲜明的互补性。ROTHSCHILD以前是EMPIRE家具店的老板,而MISHA KATZ则是一名在MASSACHUSETTS大学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生。FURNITURE.COM最初由BRAND EQUITY,BESSEMER,ROWLAND MORIATY,MICHAEL BARACH,CMGI这几家创业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创立,估值达到了11亿美金。

历史:
FURNITURE.COM基本商业模式是一个经典的.COM公司惯有模式:”为什么不让顾客点点鼠标就把家具送到他的家门口?”虽 然一些人相信这个业务的前景,不过更多人则猜想这注定会失败。但是,创始人STENVEN ROTHSCHILD并不相信物流、顾客不能亲身体验自己要购买的家具等问题是非常大的麻烦。

“自身强大的实力击碎了人们的怀疑论,”ROTHSCHILD说。ROTHSCHILD首先提供了超高质量图片的家具,后来又增加了旋转图和”房屋搭配效果预览”功能,他说图片的尺寸越大越好。他开始期待用户体验的改善。

FURNITURE.COM直接从工厂发货而不是从家具经销店,然而,这导致了意想不到的问题。ROTHSCHILD说:”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供 货商不同意供货给我们,虽然消费者们抱怨我们之间的这种竞争。”如今,这种矛盾仍然存在于”没有互联网”的传统家具公司和”最低价策略”的在线家具销售网 站。

“物流和营销问题也出现了,最初我们收取定金然后发货,后来改成了免运费。”ROTHSCHILD回忆到。”我们有两种物流方式,普通运送到物流点 或送货到家,后来我们改成了只送货到家,还是免费的。我们从有限度的仍在赢利的营销方式,迅速增加营销收到,走到了无法盈利的营销组合。我们负担着最低 价,对首次购买的用户提供打折券,最后每一单生意耗费公司700美金的成本,这对公司来说是有害的。”

之后,阴云密布的营销报表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在1997年和1998年的春天,公司还是正常运转的。在1998年6月投资人进来以后,情况变 了,ROTHSCHILD说。"钱是燃烧弹,让我们不是变大就是完蛋。" 投资人不不认为这个生意必须像个生意一样运转下去,公司马上被推上了在2000年实行IPO的计划。

公司在2000年的前9个月汇款额为2.2亿美元,比1999年翻了2倍以上。然后根据IPO制度,公司丢失了4.65亿美元。

发生了什么:
ROTHSCHILD说他们经历了如此突然的困难,考虑到公司的巨大资金缺口,巨大的负债压在了投资人身上,并且公司当时仍旧缺少销量和销售额。结果,公司在2000年11月关门倒闭。

他们现在在哪:
ROTHSCHILD成为了灯泡、灯管在线零售商BULBS.COM的CEO.MISHA KATZ成为了广告优化公司ADHARMONICS的CEO.

FURNITURE.COM的关闭,ROTHSCHILD提到了如何运转一个在线商务网站应该关乎到的一切,”现金流、赢利率等情况非常重要。”

倒闭18个月之后,FURNITURE.COM重新开张,新任CEO为CARL PRINDLE,他曾是一家公司的执行总裁。FURNITURE.COM运用新的模式:与家具零售商开展合作。

后话,绕过8年前的礁石,走今天的路。

边小蹦的其他文章:

收藏本页到:
365Key | del.icio.us

1 条评论来自

  1. 黑白画映 on 12月 15th, 2008

    搞B2C很有挑战性,做好了赚大钱,做不好,赔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