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rbachinese.org/drby/articles/chinese/article10.htm
我與地藏菩薩的因緣
──佛法之於一位臨床心理工作者的生涯困境──
◎ 莊果藝 文
十二年前跟地藏菩薩發願:「我想成為臨床心理師(clinical psychologist),到精神科(department of psychiatry)幫助承受心理疾病痛苦(to be suffered from mental illness)的人。」這一路從數學(Mathematics)到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的路程雖然辛苦,卻覺得菩薩相當地眷顧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總是過關而且得貴人相助。
每當遇到挫折、覺得過不去時,就會跪在地藏菩薩的像前哭泣,把感受到的痛苦都跟菩薩訴說。後來會感覺輕鬆和淡淡的歡喜,思緒變得清明,並且靈感乍現般地想到問題該怎麼辦,也會重拾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畢業後很幸運地進入醫學中心(medical center),與所崇敬的資深前輩們一起工作。但也在跟他們朝夕相處幾年下來,深切感到自己正經歷著生涯困境。這一次採用向地藏菩薩哭訴的方法已經過不了關了,後來根本就想哭也哭不出來。
他們的年資多我十年以上,在專業上足以當我的老師。但愈是瞭解他們的行為模式(behavioral pattern)和背後的動機(motivation),就愈對那些行為感到厭惡(aversion)。怎麼對人充滿了欺騙、利用、和欺侮,無論透過生氣情緒的表達以展現王者霸姿而壓迫人、或表現楚楚可憐的悲情者角色以操弄(manipulate)別人的罪惡感和同情心,目的都只在獲取自己的利益和生活中未能滿足的情感需求(affective need)。心思單純、心地善良的同事就成為他們的目標。這些戲碼重覆地上演著,所有為改變這種不健康同事關係所做過的努力,沒有人成功過。過去所崇敬的資深前輩,現在看來竟像魔鬼般地恐怖。
從心理病理學(Psychopathology)的角度看他們苦惱(distress)別人的行為和動機,會發現他們其實蠻可憐的,人際關係處理得這麼辛苦而糾結,總是處在加害者與被害者的人際模式(interpersonal model)裏。別人永遠都是錯的、是壞人,他們都是對的、是好人。
他們都曾經經歷感情創傷(trauma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但是我們這些後進同事,卻都不是過去傷害他們的人。然而,能解讀他們行為的心理病理機制(behavioral mechanism of psychopathology),卻是知道了成因也不能怎麼辦。
每天上班就像進惡魔島一樣,見到他們就感到心情沈重,再看到那些損及他人的行為,即使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感到惱怒,得花不少心力調整情緒。獨處時就發覺,自己怎麼變得這麼心理不健康,工作品質下降,甚至想要辭去這份工作不要再苦惱了。對他們生不出悲憫心,只想先將自己從這個關係的泥淖裏救出來。
其實,並不想離開這家與地藏菩薩有特殊因緣的醫院。記得在考研究所前二、三個月,週間的中午就會到這家醫院旁邊的寺院禮拜地藏菩薩。畢業後,又因緣際會地進入這家醫院,其實很喜歡這醫學中心。然而,想要留下來就得先幫助自己改變現在不好的狀態才行。但是,我竟然在每天用以幫助病人的專業知識裏,遍尋不到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或者說這些方法統統用不上。雖然願意為改變自己而付出努力,但卻不知道該改變自己什麼,改變成什麼樣子才能停止這一切的煩惱。我試問著:有沒有存在什麼典範,告訴我改變的方向。我失去了、也找不到對工作燃起熱忱的動機。
有位年長醫者對我說:「妳知道妳為什麼工作得這麼辛苦、這麼不快樂嗎?因為妳不夠慈悲,分別心和我執太重。」聽了很驚訝,原本以為自己蠻慈悲的。幾年來,我要求自己謹守專業倫理,不為自己的利益和心理需求而操弄病人,例如:利用病人對醫者的崇敬而罔顧他們的權益,要他們幫我做事;或者變成病人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以獲得他們更多情感的關注。也以為自己對人蠻包容的。雖然老師傅如是說,我還是不知道自己哪裏不夠慈悲,又分別心和我執太重長得什麼樣貌?既然長者如是說,我就先把話放在心上,也許有一天會知道吧!
參加菩薩戒前,先到金聖寺住了10天,腦袋終於可以安靜下來,整個人覺得清淨些許。進聖城的第二天,適逢實法師講《華嚴經》的日子。實法師說:「……菩薩的心量這麼大,《華嚴經》講到菩薩的發心之慈悲……。關於這個動機的問題?學心理學的,要讀《華嚴經》!…」後續還聽到上人說:「學佛、修行的人不要那麼剛強。」原來工作上缺乏動機的問題,答案就在《華嚴經》裏;原來我的心量不夠大、發心不夠慈悲呀!那麼,令人苦惱的同事關係,也跟我剛強的性格有關囉?!
在菩薩戒的課程裏,我又陸續地找到答案。法師說,菩薩戒相當重視戒律的精神。持戒會有外顯的行為表現,然而菩薩持戒首重每一條戒背後的發心。持菩薩戒要發菩提心,要有「為人不為己」的無私。在講述關於慈悲的戒律時,法師教導真正慈悲地探視病人,需具備《四分律》中五個探視病人的條件。聽了覺得很慚愧,身醫者的我並沒有具足這樣的慈悲。
雖然專業訓練也要求對所有病人等同視之,但平常我就只是提醒自己,並沒有特別練習這平等而慈悲的心境。對於同事和病人的行為,生出許多的分別,並且認定和執持自己這些分別的想法就是真的,喜歡的就跟著產生好的感受,不喜歡的就生出各種負面的情緒。當壓力承載不大、內心平靜的時候,比較能掌控對病人行為的分別、好惡;當辦公室裏的人際壓力已成為負擔時,對病人行為的分別、好惡就掌握不好了。原來,老師傅說我不夠慈悲、分別和我執太重是長得這個樣子。
菩薩戒課程講到果報時,想起了惱人同事們的生活遭遇,以及他們令人困擾的習氣。也許他們正經歷著部分的果報現象。這麼說來,他們也是苦惱中的眾生,可能無暇顧及行為對別人造成困擾。我又何必跟處在苦惱中的人計較呢?那不是更增添他們的痛苦嗎?也許我就是這樣被歸類成他們世界裏的加害者吧!
受戒前一晚的懺摩,法師提醒大家要誠心地懺悔,讓身心清淨地受戒。很奇妙地,居然對不曾認為有錯的行為懺悔,包括對待惱人同事的方式。想起曾經在會議桌上跟表現霸王姿態的同事大吵,還覺得自己很有正義感,敢於說出別人不敢說的事實回應給她,當然彼此說話都很傷人。其實,她的年紀長我很多,我不當用那麼傷人的話語對她,這有違菩薩戒中對尊長的恭敬。
對於悲情者,則是只要察覺到她有一點渴求情感的行為,就會冷漠以對。之後就會有人說,我的回應讓她受傷了。對此,我心裏想的卻是:「又來操弄我的罪惡感和同情心,藉以將我框入關心她、滿足她情感需求的行為模式裏。我不從的,冷漠(apathy)的回應只是反應事實而已。說不通,就直接表現行為給她看啦!」唉!真是剛強又不慈悲哩!
我回應他們的方式,有違菩薩戒的慈悲精神,而且智慧不足。其實,他們的行為不是有意要傷人或困擾別人的,只不過在捍衛自己那敏感(oversensitive)而容易受傷的心。加害者與被害者的人際模式,有著高度自我防衛(self defense)的功能(function),能夠讓他們隨時偵察壞人的存在,並主動地採取攻擊或表現哀兵姿態,避免再一次經歷關係中的受傷經驗。再想想自己的回應行為,不也正在進行自我防衛嗎?!
當認為被她們以「欺騙、利用、或欺侮」的方式對待時,我認為自己不被尊重、真心的付出不被珍惜、被當成笨蛋,進而自我否定地覺得「我很糟糕」,並且感到既難過又生氣,特別當我將她們當成人際網絡中的重要他人時。並不想每次遇上她們被我視為「欺騙、利用、或欺侮人」的行為,就要再一次經歷「自我否定(self-defeating)」的心理反應歷程(self-defeating process),這樣的反應歷程(this mental process)令人感到痛苦。原來,這麼不愉快的同事關係,不全然是她們造成的,也有我性格上的盲點──「自我否定」,在瞎攪和。或者說我的妄想執著。
沒有懺悔以前,沒有看到自己這個盲點,但它卻不斷地影響生活,帶來苦惱的經驗和痛苦的感受,也算業障一族裏的成員吧?!誠心地懺悔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能夠更深刻地察覺問題、也有高的動機願意改變這個性格上的盲點。懺悔似乎正為個人的改變做好的準備。
受戒儀式中,法師叮囑戒子們要至誠懇切地相信儀軌中的每一句話。其中佛陀所言:
「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只因妄想執著不能得證。」
這句話,過去聽過、看過不下多少次,卻就不像在受戒儀式中那麼至誠懇切地相信。頓時覺得惱人的同事們也不再那麼令人討厭了,我終於放下對她們的厭惡感,願意用比較寬容的心,看待那些她們令我感到苦惱的行為。其實,我們一樣都有佛性,都是平等的眾生,只是學佛修行早晚的不同而已。
戒期最後,法師尚且叮嚀戒子們,受戒以後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戒」的行持,而「戒」能夠成就定力。我尚且發現,當內心平靜時,專業知識無論用在病人或自己身上,都更得心應手;內心紛亂時,有時甚至連要解釋病人行為的心理病理機制(to conceptualize patient's behaviors based on psychopathological theory)都感到吃力。太棒了!持戒正是我所需要的。
至此深深感到,透過學佛修行而提升心靈層次,是走過生命困境的基石。這是對所有人都重要的,沒有社經階層、智愚學位……等的差別,也不是具備高深的知識學問所能取代的。原來,我所尋找的改變自我的典範,就是諸佛菩薩的行誼。如果用所熟悉的心理學語言,訴說對學佛修行的看法,那即是:
「心理治療是經歷自我心理狀態的改變(an individual experiences improvements of mental status),若將學佛修行比喻為接受深度心理治療(profound psychotherapy),佛法就是相當完整的心理治療理論(psychotherapeutic theory),諸佛菩薩是心理狀態改變的典範,修行的法門則提供各種自我改變的方法,其中懺悔能夠讓個體準備在一個適於改變的狀態,而善知識就是實修實證的心理治療師。」
這一次參加菩薩戒的經驗,覺得菩薩又再次地眷顧我,除了幫助我走過生涯的困境,還有很多收穫,多得難以言喻。我更願意視這個經驗為學佛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據說,受了菩薩戒就是做了菩薩的同學,心想雖然凡夫的我只能算是菩薩們程度不太好的同學。不過菩薩們都很慈悲,只要凡夫的我們願意用功,在成佛的道路上,那些程度好的菩薩同學們都會來教導我們,幫助我們前進。
▲至頁首
www.drbachinese.org
我與地藏菩薩的因緣
──佛法之於一位臨床心理工作者的生涯困境──
◎ 莊果藝 文
十二年前跟地藏菩薩發願:「我想成為臨床心理師(clinical psychologist),到精神科(department of psychiatry)幫助承受心理疾病痛苦(to be suffered from mental illness)的人。」這一路從數學(Mathematics)到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的路程雖然辛苦,卻覺得菩薩相當地眷顧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總是過關而且得貴人相助。
每當遇到挫折、覺得過不去時,就會跪在地藏菩薩的像前哭泣,把感受到的痛苦都跟菩薩訴說。後來會感覺輕鬆和淡淡的歡喜,思緒變得清明,並且靈感乍現般地想到問題該怎麼辦,也會重拾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畢業後很幸運地進入醫學中心(medical center),與所崇敬的資深前輩們一起工作。但也在跟他們朝夕相處幾年下來,深切感到自己正經歷著生涯困境。這一次採用向地藏菩薩哭訴的方法已經過不了關了,後來根本就想哭也哭不出來。
他們的年資多我十年以上,在專業上足以當我的老師。但愈是瞭解他們的行為模式(behavioral pattern)和背後的動機(motivation),就愈對那些行為感到厭惡(aversion)。怎麼對人充滿了欺騙、利用、和欺侮,無論透過生氣情緒的表達以展現王者霸姿而壓迫人、或表現楚楚可憐的悲情者角色以操弄(manipulate)別人的罪惡感和同情心,目的都只在獲取自己的利益和生活中未能滿足的情感需求(affective need)。心思單純、心地善良的同事就成為他們的目標。這些戲碼重覆地上演著,所有為改變這種不健康同事關係所做過的努力,沒有人成功過。過去所崇敬的資深前輩,現在看來竟像魔鬼般地恐怖。
從心理病理學(Psychopathology)的角度看他們苦惱(distress)別人的行為和動機,會發現他們其實蠻可憐的,人際關係處理得這麼辛苦而糾結,總是處在加害者與被害者的人際模式(interpersonal model)裏。別人永遠都是錯的、是壞人,他們都是對的、是好人。
他們都曾經經歷感情創傷(trauma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但是我們這些後進同事,卻都不是過去傷害他們的人。然而,能解讀他們行為的心理病理機制(behavioral mechanism of psychopathology),卻是知道了成因也不能怎麼辦。
每天上班就像進惡魔島一樣,見到他們就感到心情沈重,再看到那些損及他人的行為,即使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感到惱怒,得花不少心力調整情緒。獨處時就發覺,自己怎麼變得這麼心理不健康,工作品質下降,甚至想要辭去這份工作不要再苦惱了。對他們生不出悲憫心,只想先將自己從這個關係的泥淖裏救出來。
其實,並不想離開這家與地藏菩薩有特殊因緣的醫院。記得在考研究所前二、三個月,週間的中午就會到這家醫院旁邊的寺院禮拜地藏菩薩。畢業後,又因緣際會地進入這家醫院,其實很喜歡這醫學中心。然而,想要留下來就得先幫助自己改變現在不好的狀態才行。但是,我竟然在每天用以幫助病人的專業知識裏,遍尋不到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或者說這些方法統統用不上。雖然願意為改變自己而付出努力,但卻不知道該改變自己什麼,改變成什麼樣子才能停止這一切的煩惱。我試問著:有沒有存在什麼典範,告訴我改變的方向。我失去了、也找不到對工作燃起熱忱的動機。
有位年長醫者對我說:「妳知道妳為什麼工作得這麼辛苦、這麼不快樂嗎?因為妳不夠慈悲,分別心和我執太重。」聽了很驚訝,原本以為自己蠻慈悲的。幾年來,我要求自己謹守專業倫理,不為自己的利益和心理需求而操弄病人,例如:利用病人對醫者的崇敬而罔顧他們的權益,要他們幫我做事;或者變成病人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以獲得他們更多情感的關注。也以為自己對人蠻包容的。雖然老師傅如是說,我還是不知道自己哪裏不夠慈悲,又分別心和我執太重長得什麼樣貌?既然長者如是說,我就先把話放在心上,也許有一天會知道吧!
參加菩薩戒前,先到金聖寺住了10天,腦袋終於可以安靜下來,整個人覺得清淨些許。進聖城的第二天,適逢實法師講《華嚴經》的日子。實法師說:「……菩薩的心量這麼大,《華嚴經》講到菩薩的發心之慈悲……。關於這個動機的問題?學心理學的,要讀《華嚴經》!…」後續還聽到上人說:「學佛、修行的人不要那麼剛強。」原來工作上缺乏動機的問題,答案就在《華嚴經》裏;原來我的心量不夠大、發心不夠慈悲呀!那麼,令人苦惱的同事關係,也跟我剛強的性格有關囉?!
在菩薩戒的課程裏,我又陸續地找到答案。法師說,菩薩戒相當重視戒律的精神。持戒會有外顯的行為表現,然而菩薩持戒首重每一條戒背後的發心。持菩薩戒要發菩提心,要有「為人不為己」的無私。在講述關於慈悲的戒律時,法師教導真正慈悲地探視病人,需具備《四分律》中五個探視病人的條件。聽了覺得很慚愧,身醫者的我並沒有具足這樣的慈悲。
雖然專業訓練也要求對所有病人等同視之,但平常我就只是提醒自己,並沒有特別練習這平等而慈悲的心境。對於同事和病人的行為,生出許多的分別,並且認定和執持自己這些分別的想法就是真的,喜歡的就跟著產生好的感受,不喜歡的就生出各種負面的情緒。當壓力承載不大、內心平靜的時候,比較能掌控對病人行為的分別、好惡;當辦公室裏的人際壓力已成為負擔時,對病人行為的分別、好惡就掌握不好了。原來,老師傅說我不夠慈悲、分別和我執太重是長得這個樣子。
菩薩戒課程講到果報時,想起了惱人同事們的生活遭遇,以及他們令人困擾的習氣。也許他們正經歷著部分的果報現象。這麼說來,他們也是苦惱中的眾生,可能無暇顧及行為對別人造成困擾。我又何必跟處在苦惱中的人計較呢?那不是更增添他們的痛苦嗎?也許我就是這樣被歸類成他們世界裏的加害者吧!
受戒前一晚的懺摩,法師提醒大家要誠心地懺悔,讓身心清淨地受戒。很奇妙地,居然對不曾認為有錯的行為懺悔,包括對待惱人同事的方式。想起曾經在會議桌上跟表現霸王姿態的同事大吵,還覺得自己很有正義感,敢於說出別人不敢說的事實回應給她,當然彼此說話都很傷人。其實,她的年紀長我很多,我不當用那麼傷人的話語對她,這有違菩薩戒中對尊長的恭敬。
對於悲情者,則是只要察覺到她有一點渴求情感的行為,就會冷漠以對。之後就會有人說,我的回應讓她受傷了。對此,我心裏想的卻是:「又來操弄我的罪惡感和同情心,藉以將我框入關心她、滿足她情感需求的行為模式裏。我不從的,冷漠(apathy)的回應只是反應事實而已。說不通,就直接表現行為給她看啦!」唉!真是剛強又不慈悲哩!
我回應他們的方式,有違菩薩戒的慈悲精神,而且智慧不足。其實,他們的行為不是有意要傷人或困擾別人的,只不過在捍衛自己那敏感(oversensitive)而容易受傷的心。加害者與被害者的人際模式,有著高度自我防衛(self defense)的功能(function),能夠讓他們隨時偵察壞人的存在,並主動地採取攻擊或表現哀兵姿態,避免再一次經歷關係中的受傷經驗。再想想自己的回應行為,不也正在進行自我防衛嗎?!
當認為被她們以「欺騙、利用、或欺侮」的方式對待時,我認為自己不被尊重、真心的付出不被珍惜、被當成笨蛋,進而自我否定地覺得「我很糟糕」,並且感到既難過又生氣,特別當我將她們當成人際網絡中的重要他人時。並不想每次遇上她們被我視為「欺騙、利用、或欺侮人」的行為,就要再一次經歷「自我否定(self-defeating)」的心理反應歷程(self-defeating process),這樣的反應歷程(this mental process)令人感到痛苦。原來,這麼不愉快的同事關係,不全然是她們造成的,也有我性格上的盲點──「自我否定」,在瞎攪和。或者說我的妄想執著。
沒有懺悔以前,沒有看到自己這個盲點,但它卻不斷地影響生活,帶來苦惱的經驗和痛苦的感受,也算業障一族裏的成員吧?!誠心地懺悔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能夠更深刻地察覺問題、也有高的動機願意改變這個性格上的盲點。懺悔似乎正為個人的改變做好的準備。
受戒儀式中,法師叮囑戒子們要至誠懇切地相信儀軌中的每一句話。其中佛陀所言:
「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只因妄想執著不能得證。」
這句話,過去聽過、看過不下多少次,卻就不像在受戒儀式中那麼至誠懇切地相信。頓時覺得惱人的同事們也不再那麼令人討厭了,我終於放下對她們的厭惡感,願意用比較寬容的心,看待那些她們令我感到苦惱的行為。其實,我們一樣都有佛性,都是平等的眾生,只是學佛修行早晚的不同而已。
戒期最後,法師尚且叮嚀戒子們,受戒以後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戒」的行持,而「戒」能夠成就定力。我尚且發現,當內心平靜時,專業知識無論用在病人或自己身上,都更得心應手;內心紛亂時,有時甚至連要解釋病人行為的心理病理機制(to conceptualize patient's behaviors based on psychopathological theory)都感到吃力。太棒了!持戒正是我所需要的。
至此深深感到,透過學佛修行而提升心靈層次,是走過生命困境的基石。這是對所有人都重要的,沒有社經階層、智愚學位……等的差別,也不是具備高深的知識學問所能取代的。原來,我所尋找的改變自我的典範,就是諸佛菩薩的行誼。如果用所熟悉的心理學語言,訴說對學佛修行的看法,那即是:
「心理治療是經歷自我心理狀態的改變(an individual experiences improvements of mental status),若將學佛修行比喻為接受深度心理治療(profound psychotherapy),佛法就是相當完整的心理治療理論(psychotherapeutic theory),諸佛菩薩是心理狀態改變的典範,修行的法門則提供各種自我改變的方法,其中懺悔能夠讓個體準備在一個適於改變的狀態,而善知識就是實修實證的心理治療師。」
這一次參加菩薩戒的經驗,覺得菩薩又再次地眷顧我,除了幫助我走過生涯的困境,還有很多收穫,多得難以言喻。我更願意視這個經驗為學佛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據說,受了菩薩戒就是做了菩薩的同學,心想雖然凡夫的我只能算是菩薩們程度不太好的同學。不過菩薩們都很慈悲,只要凡夫的我們願意用功,在成佛的道路上,那些程度好的菩薩同學們都會來教導我們,幫助我們前進。
▲至頁首
www.drbachine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