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kylin发布的文章

[转] 不做采购,不知道销售有多蠢!

日志

上一篇:2011年的夏天,我…
下一篇:TT战士之小战士特… |返回日志列表
[转] 不做采购,不知道销售有多蠢!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转播到微博

转载自 安民 2011年08月23日 18:07 阅读(8)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字体:中�
在采购眼里,销售们通常会干哪些蠢事呢?

  几年前,我在某次展会上碰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牛总。他在一家项目型的公司做采购总监,过手的都是大单子,大笔一挥就是几百万,绝对的肥缺岗位。

  一番唏嘘之后,牛总突然来了一句:”你们这群做销售的,真是没法说。说你们蠢吧,你们自以为是社会上最圆滑的一群人;说你们聪明吧,你们还真是一群不可救药的傻瓜。”

  我连忙问到:”何出此言?这可是棍扫一大片了。”

  ”你们一天到晚研究怎么’卖’,却从不研究怎么’买’。”朋友摇着头说。

  ”废话,我们本来就是出来卖的,不研究’卖’研究什么?”我赶忙谦卑地解释。

  ”你们搞没搞懂啊?销售不是卖,而是和客户一起买!你们一天到晚糊里糊涂地卖,倒想让我们明明白白地买,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啊!你们还总自作聪明地认为能够操纵客户,岂不知我们是在暗处,你们是在明处,你们的一举一动,我们都能看出有多么愚蠢来。”牛总愤然道。

  我被他骂得有点冒汗,又有点不服气,接着问:”你觉得我们哪些地方蠢了?”

  ”蠢的地方多了。你们天天喊质优价廉,却不知道我们到底要什么;你们天天喊以客户为中心,却从不知道我们怎么买东西;你们天天喊着做关系,却从不知道怎么帮助客户。简单说,你们从不关心我们需求部门为什么买这个东西,也不关心我们采购部门按照什么流程买东西,更不关心我们采购人员的压力与需求部门的压力。至于说一次重大采购对各层人员的影响,更是置若罔闻。你说你们蠢不蠢?”

  我已经冷汗直流,但还是厚着脸皮问到:”老兄,作为我们销售的上帝,你能不能站在采购的角度,详细给我们这些做销售的谈谈,我们到底错到哪了?”

  ”你看,说着说着就又错了,我们客户不是上帝。上帝只帮人,不用人帮。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是一群需要你们帮助的人。如果不需要你们帮助,我们买东西干什么?”牛总又结结实实地抓住了我的小辫,”不过看在你小子态度诚恳、还有药可救的份上,就免费给你上上课吧。”  

  蠢事1:相信采购推脱,接触不到实权人物  

  几乎每个销售人员都碰到过这个问题,折腾半天就是见不到领导。原因五花八门:领导忙,这事我(中基层人员)就做主了,领导经常不在家等等。

  于是,很多销售人员要么相信了客户的谎言,要么假装领导对采购没影响,可以忽略。更有甚者,硬闯老板办公室,结果搞得自己头破血流。

  可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领导不见你?

  牛总分析:领导不见你,是因为有人不想让你见!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领导没时间,而是中基层采购人员根本没打算让你去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1.他根本没感觉到你的产品能帮他解决那些他必须解决的问题。注意,是”他”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你”的产品能够解决的问题。和自己无关的事,为什么帮你忙?

  2.他根本没打算选你。没打算选你,还要带你去见领导,那不是找抽吗?而且是领导抽。

  3.他感觉不出你的价值。即使把你带到领导那里去,你人微言轻,他也不知道你在领导那里能帮自己做什么(比如帮他协调资源、帮他树立形象、表扬他的工作等等)。如果感觉不出自己可以得到利益,为什么帮你?

  4.你水平太烂。在和你接触过程中,他感觉你实在差劲,把你带到领导那里去十有八九会丢自己的人,领导会骂他办事不力的。

  其实说到底,就一句话:这个家伙压根儿就没打算买你东西。当然了,他带你去了,也未必要买,但不带你去,几乎可以肯定是不想买。所以,醒醒吧,千万别信采购人员那些奇奇怪怪的理由。

  蠢事2:误把找茬当需求  

  项目正常推进,你觉得一切都很顺利,可突然有一天,客户打电话问你:那个XX问题用你的产品怎么解决好?

  你一愣,发现确实不好解决。怎么办?于是费尽思量地找产品部门或者想办法迂回解决。你认为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项目就可以一马平川地向前推进了。

  别犯蠢啊,解决了这个问题,后面还有成堆的问题等着你的。

  牛总分析:这是采购人员在找茬,不是在找问题。采购有一个习惯:他们前期会非常关注需求,中期会非常关注产品和方案,后期会非常关注风险。在采购的最后,很少有人再考虑需求问题了,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买房买车的经历,最后是不是都将关注点放在维修、物业这些事上?

  除了风险,后期还有一件事要考虑,那就是怎么让供应商接受被淘汰的命运。做采购的既不想得罪供应商,也不想欠供应商人情。对于这个问题,客户通常会请教自己准备选择的供应商,让他们帮着出主意,找小辫抓。

  你明白了吗?这个问题最可能是对手和客户联合设下的陷阱。陷阱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帮助你的对手。这个人自然是影响采购的人。更可怕的是客户这样做,可能在心理上已经决定不买你的,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证明不买你是多么明智的选择啊!(我们这些销售真的很可怜!)

  蠢事3:兴高采烈跳火坑,从不问自己是老几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销售,外号”千年老二”――无论多难的单子,无论有多少竞争对手,他都能浴血奋战到最后,当然,最后客户基本都不会选他。为此这老兄很是骄傲,认为就差那么一点点,完全是运气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老二终究会成为第一。

  牛总分析:你是老二,是有人想让你当老二。你们做销售最幸运的自然是中标的家伙,其次幸运的是第一个出局的,早死早超生,不在我们这些采购身上浪费成本了。最倒霉的就是千年老二了,该做的事一件不缺,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该得到的一样没得到。当老二大部分情况下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远远不够。

  采购人员之所以明知你没戏,还希望你积极参与,原因不外乎下面几条:

  1.恪尽职守。采购本身要选择很多家供应商,要不断地甄别,他也怕受骗,所以他告诉你的话,肯定是留有余地甚至是打官腔的。这是人之常情。作为销售,要学会去伪存真,不要给个棒槌就当针(真)使。

  2.压价的工具。你们销售在什么情况下最可能降价?是不是竞争特别激烈的时候?采购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要留个倒霉蛋,帮自己压下那个选定供应商的价格来。

  3.你是个备选。采购们还不是太放心他们已经选中的目标,怕有闪失,所有留你当个备份(这还算仁慈)。万一有不测,你就有机会了。不过,既然是万一,你就基本没有任何胜算。销售通常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4.采购需要别人看到自己工作勤奋,你们销售就是证明他勤奋的道具。

  5.他们需要证实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怎么证明?自然是拿你的错误和愚蠢证明自己的英明神武。所以,他们通常会留下最蠢的一个陪正宫娘娘坚持到最后。

  6.制度上不允许只与一家供应商接洽。这是很多公司的硬性规定,所以找你来凑数。  

  蠢事4:一切听从客户安排

  很多销售人员有个习惯,就是经常把客户的要求当圣旨,客户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客户指到哪就打到哪:客户让调研,就把最好的技术人员叫过去,搞上一周;客户要方案,几天几夜不睡觉玩命赶写;客户要讲标,就请最能侃的兄弟出马;客户要报价,就立马报出一个能报的最低价。

  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听客户的话,客户就会喜欢我;喜欢我,就会选择我。可事实是,当他们找客户要合同时,客户却说老板已经决定签约别家了。

  牛总分析: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这些事情都不是你和客户一起策划的。当然,结果也肯定不是你想要的。

  你们做销售的,要坚定地相信一个基本规则:背后没有推动力,事情不会自然而然地向前发展。不是你在推,就是你的对手在推,而”推”与”不推”的判断标准是对谁有利。所以,如果你的对手在”推”,那一定是对他有利了,也就是说对你不利了,那你跟着瞎凑个什么热闹啊?

  天上虽然也会掉馅饼,但是概率非常低,你不可能靠那种馅饼养活自己。当事情不能确定时,原则就是:宁肯错杀一千,绝对不能使一件事漏网From EMKT.com.cn。你想什么不重要,客户做什么才重要。

  你们做销售要学会创造一种不公平。如果人家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那要你干嘛?前台的小妹妹就可以代替你。别蠢了!

  为什么不能按部就班地按照客户的要求做?站在采购的角度看,原因如下:

  1.对于复杂的采购,我们采购往往一辈子就买一次,或者很多年才买一次,就像你买房子一样。所以,采购人员其实也不知道怎么买,手里有钱也发晕。如果他很清楚自己怎么买了,你想想是谁教给他的?(对于天天购买的易耗品,此条不适用)。如果客户一切都很明白,往往说明你是个替补了,这时候你还按部就班地做,你上哪去争取优势去?没优势凭什么选你?

  2.你认为你的产品完全符合我们招标书的要求,甚至比招标书写得还好。但是,你想过没有:是你们销售人员熟悉自己的产品,还是我们这些采购熟悉你的产品?肯定是你吧!我们怎么可能写得出如此出色的招标书?你明白谁在替我们写了吧?这个”谁”一定会把你推到火坑里去的。

  3.我们做采购的,最经常被人质疑的就是公平性。但是,采购决定往往都是很感性的事情,你没法说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怎么办?找人来证明吧。你看我们是不是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做了?不信问问那个倒霉的销售。  

  蠢事5:不会托人  

  我们做销售的最喜欢说的三个字就是:搞定人!但这事也让人苦恼,有时候觉得明明搞定了,关键时刻却使不上劲――不是临阵脱逃,就是被对手支持的人打趴下――让我们干着急,只能哀叹自己所托非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牛总分析:这种事也是司空见惯,从我的了解来看,绝大部分情况下不是所托非人,而是根本不会托!

  你托人的目的就是想让人给你说好话。可是你想过没有,你托的人虽然很想给你说好话,但是他往往不会说,因为他根本不了解你的东西,或者虽然了解却不知道怎么帮你说。

  怎么说可是大学问。因为他既要说得铿锵有力,又要说得不露声色,否则就穿帮了。可是这样高难度的事,你们做销售的竟然事先没悉心传授过,你让他关键时刻怎么托你?

  顺便说一下,你的盟友要帮助你,最好的方法是告诉大家你的东西如何帮助他自己的业务。因为说自己的业务理直气壮,他最懂自己的业务,别人没法反驳。更重要的是,这很容易掩盖自己真实的意图,别人看穿了也没用:我一切都是为工作!  

  蠢事6:在一棵树上吊死  

  我看到和经历过很多项目,这些项目中销售和客户采购中某些角色关系特别铁,也绝对支持我们,但最后却丢单了。比如,我们搞定了采购部的人,需求部门的人站出来把我们干掉了,反之亦然。但如果我们都搞定,成本和精力也确实达不到。

  怎么办?

  牛总分析:别指望在一棵树上吊死,多试几棵。这种情况非常常见,说到底就是我们采购方内部博弈造成的。你必须明白下面的道理:

  1.千万别相信我们这些采购方是理性决定买谁家产品的。相反,越是大的项目,我们越会疯狂地利用我们的感性和冲动。你参加过我们的评估过程就知道了,其中往往充斥着各种主观、不冷静和个人因素。这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人越多,决策越会是一种多方博弈。人多瞎胡乱,鸡多不下蛋,而且越到后期,这种现象越严重。

  2.不是所有的选票都是一样的重量。很多项目的采购,往往有很多人参与,一个选型小组,甚至一个选型委员会。不只如此,还经常有一大套的评分规则,找一大堆的所谓权威人士,比如高校老师、外部专家什么,每个人都有评估权。你要是相信人人平等,你就蠢了。你要坚信:无论再大的采购组织,做决定购买的通常只会有一个人。所以,你必须明白谁是真正的决策者,谁是萝卜章。

  3.在多人的采购组织中,做决定不买的通常有很多人。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人反对,你就很可能丢单。做成一件事往往是很难的,但是搞砸一件事是很容易的。 

 

  蠢事7:只去满足需求而不会塑造需求  

  你们做采购的可真是舒服:打算买东西了,标书一发,一群供应商就找上门了;而你们只需要看着我们这些做销售的一番撕咬,坐收渔利就可以了。

  可我们销售有多难啊:拼死拼活,只有一家能抢着骨头,其他家被咬得遍体鳞伤,却连骨头渣都抢不到。为什么我们命这么苦啊?

  牛总分析:抢不到骨头渣,是因为你们老奔着骨头去,明明有肉你们却不吃。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如果我们新上一个项目,比如新建个厂房,肯定会有大量的采购。这时候,你知道我们采购部最难的是什么吗?我告诉你:是和项目施工部门没完没了地斗争。

  你想啊,新项目我们做采购的大部分都不懂,不懂只能听从项目施工部门的意见。其实这等于剥夺了我们的采购权。因为你要是按照他们的说法买东西,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家供应商合适,就是和这个施工部门某个人有很深关系的供应商;可是,如果你不按照他说的去做,他就会一甩手说:”出了问题我不负责,你们采购部负责。”我们哪负得起责啊!

  你明白了吗?做销售不要等到标书下来再做工作,要在客户设计阶段就要参与进去。用你们的话说,要学会塑造需求,而不是仅仅满足需求。这样做周期虽然长点,但却能结结实实地把肉吞进肚里。你们总认为善于咬死人的才是销售高手,但是在我们看来,真正的高手是那些在别人发现肉之前就叼走的家伙。  

  蠢事8:拿着产品当解决方案  

  我们做销售的有时候觉得做采购的也很蠢。我们明明知道某一个产品很好,无论功能、质量都绝对是拔尖的,价格也不贵,可你们却死活不选,一群人什么烂选什么。一开始,我们还以为是有人搞定了你们采购,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就是你们专业水平太差。对这种容易被忽悠的采购,我们真的束手无策。这是为什么?

  牛总分析:错!这种事情产生的原因不在我们采购,还是在你们销售。你别忘了,买卖这种事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我们不是从建议书、投标书、说明书、广告或者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那里购买,我们是从一个活生生的人那里买。我们希望的是,销售人员真正帮我解决问题,而不是生硬地卖给我产品。谁关注我们的需求、谁关注我们的问题、谁关注我们的利益,我们就觉得谁有人情味,我们就愿意和他做生意,哪怕他的产品没有完全解决我们的问题。 

  你不能指望着产品自己去说话,自己去了解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对你和你的竞争对手的产品都不太了解,但我们了解自己的问题和需求,你们当中谁把自己产品的功能和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应上了,我们就认为谁的产品好。这个”对应”的工作别指望我们采购方去做,我们不会做,也懒得做。这是需要你们销售去做的。

  你在提供产品,你的对手在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更喜欢提供结果的人,而不是提供工具的人,并且愿意为此结果支付更高的价格。  

  牛总的话可谓一针见血,听完让人如醍醐灌顶。总结起来,核心内容其实只有一句话:不是卖,而是和客户一起买!即:

  忘掉产品,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弄明白客户的想法并解决需求;

  了解客户的采购逻辑和流程,客户怎么买,你就怎么卖;

  真正去关心客户的利益诉求,厘清项目结构。

  这些事做好了,东西自然就卖出去了,也不至于干那么多蠢事。只可惜,我们都太想卖了,太急着去卖了,所以,我们就卖不出去了!这似乎是销售的悖论,却也是销售的真理。

标签: 积极参与 销售人员 办公室 供应商 买东西
举报
字体:中�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转播到微博

签名档

上一篇:2011年的夏天,我…
下一篇:TT战士之小战士特… |返回日志列表

有关日晷的科学、历史与文化


将载2003年1月31日《文汇读书周报》
 

有关日晷的科学、历史与文化——兼评《日晷设计原理》
钮卫星
 
  一个晴好的冬日,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一位步履匆匆白领模样的年轻女子突然停在我面前问道:“同学,请问现在几点了?”因为我向来没有带手表的习惯,只得回答“抱歉”。当时我们正好在交大校园的一处小景观旁——那是一具名为“与日俱进”的日晷,便又指着日晷加了一句“它也能告诉你现在几点了。”女子怀疑地扫了我一眼,又匆匆前行。
  这日晷是一个圆形的石板,南高北底地安置在一块方形的大理石柱上,一根细铁棒垂直贯穿石板的圆心。尽管石板正反面都有刻度,但向这处景观问时间,看起来似乎还是有些荒唐,所以女子采取怀疑态度,并选择迅速离去。
  也许我可以向她强调我其实是本校的一名教师,并可以相信我,我可以很快帮她从那石头上读出当时是几点了。但是,要她真正明白,从这石头上读出的时间与从她不小心忘在家里的雷达、浪琴或者欧米加表上读到的时间是同样可靠的——某种意义上是更可靠的,并让她真正理解那些名表上时针的移动只不过是模拟了那石板上铁棒所投射的日影的移动而已,那是很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的,她的约会注定会迟到。
  或者我可以推荐她去读设计和制造这台日晷的上海交通大学吴振华教授著的《日晷设计原理》。那本书能告诉她为什么圆石板这样放置、石板上这样的刻度,铁棒的投影指示的时间就能跟钟表给出的时间一样可靠。
  计量时间,就是要寻找一种运动过程,作为度量别的运动的进程、快慢等的标准。这样的标准运动过程要求是尽量均匀和持续不断的。根据计量精度的不同,均匀滴下的水滴、缓慢燃烧的香、原子的振荡等等,都可被用作计量时间的标准运动。作为地球自转的反映,我们看到太阳日复一日的东升西落;作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反映,我们感觉到年复一年春夏秋冬的寒暑变化。反映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太阳视运动,很早就被人们用作时间计量的标准运动。
  然而太阳太过明亮,人眼不可逼视,所以从古代开始人们就通过观察太阳投射物体的影子的移动来计量时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晷,日景也。”此处“日景”即“日影”。中国古代将一根标准高度为八尺的竿子竖立在水平的地面上,在一天里从早到晚观察竿子投影的变化,就可以用来计量白天的时间。东汉张衡《西京赋》中描述帝王在上林苑狩猎时,有“白日未及移其晷,已狝其什七八”之句;佛经《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也有人自顾其影来计时的记载。
  “日晷”本义是指日影,在古代专业的天文学文献中一般是指反映周年变化的正午日影长度。后来人们专门发明出一种利用日影的变化来计时的仪器,现代汉语中日晷一词便专指这样的仪器了。这种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一根投射太阳阴影的指针和垂直于指针的投影面即晷面,以及晷面上的刻度线。晷面平行于水平面的日晷叫做地平式日晷。晷面还可以不水平放置,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种类的日晷。晷面与地球赤道面平行的日晷就是赤道式日晷(本文开头提到的就是赤道式日晷);晷面与子午面(通过正南正北和天顶的平面)平行的是子午式日晷;晷面与卯酉面(通过正东正西和天顶的平面)平行的是卯酉式日晷,等等。
  一根固定长度的指针,所投射的日影在长度和方向上都会发生变化,就可以通过观测投影的方向来计时。赤道式日晷就是通过指针投影方向的均匀变化来指示时间的,因而也是比较容易读取时间的日晷。而从前文知道日影长度的变化中含有周年变化,因此在一些日晷种类中,譬如子午式、卯酉式和一种类型的地平式日晷,经过预先的计算,可以在晷面上绘制出比较复杂的晷面线,根据日影的长度从中可以同时读出时刻和节气。
  在这篇短文中无暇详细介绍各种日晷的工作原理,我不得不再次借助吴振华教授的《日晷设计原理》。吴教授为多处学校、天文台、青少年活动基地和居民点设计、安装过多种日晷。在《日晷设计原理》一书中,吴教授介绍了让日晷正确工作起来的天文学、画法几何学等基本原理,以及设计、制造和安装各种日晷的要点。那些不同种类的日晷及其晷面线的画法都有明晰的阐释。诚然,当我们面对一台日晷,完全可以相信它是被正确地设计和安装了的,从而放心地从中读取正确的时间。但是对不满足于“知其然”,而想进一步“知其所以然”的读者,可以从《日晷设计原理》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日晷还不仅仅是一种计时仪器,它能给人以一种历史的和文化的联想。在很多建筑物上和公共场所,日晷被用作点缀景观之用。日晷还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采撷一缕日光,打磨一块石板,这些材质纯粹天然,因此日晷还是绿色的、环保的。简单的材质和制造技术中却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含量,日晷向人们传达着强烈的人文气息。科学的创造物也许要经历了历史与文化的长久沉淀才会具有这样的人文气息?人类已经有了并还会再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物,其中有些只是短暂存在后就永远消失了,而有一些将会流传至永久。日晷大概就属于后者。

  《日晷设计原理》,吴振华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2003年1月27日加入
 
 

个人电台执照、音乐素养 与 年少志向的交流

这个暑假尚未开始时,曾相约麒麟,在暑期期间做两件事情:个人电台、音乐/美术/乐器/知识。到目前为止,这几项如未如当初所想而尚未实现。遗憾之余,不妨在这里梦想一下。

个人电台,是指那种无线个人电台,需要申请无线电执照的。两个渊源。

一个是约10多年前读过的一篇参考消息,说约旦国王老侯赛因有个爱好,就是玩个人电台。在那个国际互联网没有兴盛的年代,位于中东的约旦国王建立自己的私人电台,常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无线电爱好者分享无线电台的乐趣,这是我很想也去做的一件事情,结果投射到麒麟身上了。

另一个是音乐/美术/乐器知识,这些我们的教育中忽视的自然而然的美育。我的美术知识们几乎一大半来自我二姐专业的美术教材。如果没有这几本美术教材,我的美术教育就只剩下那些小人书了。这个暑假为儿子花了近50元买了一套《渡江侦察记》作为素描教材。你画不画,我管不着,但我给你买了,剩下的事情你自己对她负责了。

麒麟在边上,看我写这篇日记,算是对这两个暑期心愿做个半程小结。你知道,事情靠自己做,不能全靠别人安排。

现在的剩余题目是:你有一个更深层的期待/关怀/关注吗?

我13岁时,曾经自立过几条人生箴言:老实、谦虚及追索宇宙生命的本来。

  • 老实,在随后的成长中,被艰难地修改为“诚实”,且修改时存内心挣扎。因为老实,早已成为一个带有贬义的社会性格符号。谁愿意被称为或自愿做一个“老实人”?
  • 谦虚,一直未有太大改变。它的衍生含义,为探索真意而谦虚。为保持谦虚而谨慎。谦虚是传统文化的强性词。
  • 追索宇宙生命的本来,是成长过程中甚至成人之后的人生重要参照坐标。追索智慧、寻求出世的真意、虔诚的信仰都是这条个人座右铭的成长背书。

你呢?

Fwd: [New post] How to Get More Traffic

How to Get More Traffic

Scott Berkun | July 28, 2011 at 5:03 pm | Categories: General | URL: http://wp.me/pf2B5-1Oz

As soon as a blogger publishes their first post, their first question is: Where's all my traffic? Everyone assumes they're the only one seeking attention, when in truth nearly everyone is. It takes time to build an audience and no one gets much traffic without putting in the effort.

Here at WordPress.com we want you to get more traffic, and we build features and services to help. It's been awhile since we've told you about them, so here are our top recommendations:

  1. Update your About Page.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visitors to your site will want to know is something about who you are. If you don't update your About page to include a short bio, and they find a generic page instead,  they'll be disappointed. But if you briefly explain (two paragraphs is plenty) what the blog is about, and who you are, they'll be more likely to come back.
  2. Turn on Publicize. You can easily set up your WordPress.com blog to automatically share new posts out to your Twitter, Facebook, Yahoo or LinkedIn accounts. This increases your reach every time you publish a post.
  3. Turn on Sharing. With a few clicks, you can make it so any visitor can share a link to your post out to their social networks, their blog, or through email.
  4. Let readers subscribe by email. Email is often forgotten as a source of traffic. If you turn on the Subscriptions widget, people can choose to get notified of new posts on your blog, automatically, via email. It's a great way to keep them connected to your blog without any extra work for you, or for them.
  5. Post regularly. Pick a schedule that works for you – once a day, once  a week, once every two weeks, and stick to it. Mention that frequency in your About page, and put reminders on your personal calendar. It's only when people can expect regular posts that they'll be compelled to come back to see what you've written next. If you need ideas for posts, read and subscribe to DailyPost, where we give topic ideas and blogging advice every day. You can also use PressThis to quickly generate new posts while you are browsing the web.
  6. Write Well.  It's often unsaid, but better posts get more traffic. There's no sense in posting every day, if every post is boring or poorly written. It takes time to develop interesting ideas, and to edit posts to be concise and typo free. If people find a careless writer at work, they won't be back. What good is more traffic if the content they see isn't good enough for them to choose to return?
  7. Pick good titles. Blog post titles are like newspaper headlines. They need to be short and interesting to get people to want to see what's inside. It takes some thinking to get a title down to a short sentence, but it's time well spent. On Facebook and Twitter, all people will often see is the title and your link.
  8. Link to bloggers like you. When you link to another blog, they'll typically get notified (via a pingback) that someone has mentioned them. This will encourage them to visit your blog and, if they like what they find, link to you as well in their posts. But do it sparingly; too many links and we call it SPAM. If you find a post you like, excerpt a paragraph and link to the rest. Also check out Freshly Pressed and our Global Tags to find blogs with similar interests, and subscribe to their blog. You can use tags in your own posts so your work will surface there as well.
  9. Comment on other blogs like yours.  Every comment is an opportunity to show how well you write and think. When people read a great comment, they'll see your name, and the link to your blog, encouraging them to see what else you have to say. Identify good blogs on topics similar to your own, read and contribute sincerely.
  10. Respond to every comment you get. When people comment on your blog, they've invested a lot of their time. Reward them by answering questions and taking their feedback, and they'll come back again.
  11. Take requests.  Write a post requesting your readers (or your friends) to suggest topics to write about. Reach out to Facebook, twitter, or friends, for suggestions. Then let them know you've written about what they asked for. It's a great way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you write will have at least one reader.
  12. Pay for traffic. Web applications like StumbleUpon can bring visitors to your posts with rates starting at $.05 per visit. If you’ve just published a great post and you really want some feedback from visitors, this can be a good way to get started. Companies looking for broader distribution, including getting content seen by journalists, should try services like PR Newswire.

Often you'll hear about get traffic fast schemes, but we don't believe in those sorts of things. There's not much magic or secrets necessary. The advice above, used thoughtfully, is more that sufficient to increase visitors to your blog.

Have other suggestions for what we can do to help you build traffic? Let us know.

Add a comment to this post

iamfisher.net 新博客地址

去年Google Blogger 停止FTP发布服务后,期间Blogger被屏蔽长达一年半。
这期间,本blog基本处于无法正常浏览状态。

新博客地址: http://iamfisher.net/

我这博客只是自己随便写写弄弄的,并不是拿来树立品牌,或反对政府、宣传民主、传播信仰或破网技巧的。。。以逐如此类的理由,去年我新设了博客,架构为wordpress 。新博客的名称、域名均不变,只是新网址为裸域 http://iamfisher.net/ 。

期间曾通过Blogger Import插件导入Blooger日志到WP独立博客,但碰到iamfisher.net域名不被Google接受的问题。换到iamfisher.wordpress.com平台成功导入Blogger帖子,这应该是wordpress.com域名有Google oAuth的信任。

后来在网上找到一个方法,Google账户系统有一个针对SDK开发者提供的域名信任设置选项,需要单独设置。

不过,我注意到,在我加入三个信任域之后,大约是WP3.1发布的同时,即使iamfisher.net我没有加入信任域也可以在WP后来导入了。

嗯,顺带说下,新博客RSS:http://iamfisher.net/fisher/feed/

ghs 复活

奇怪,ghs主机屏蔽也快两年了吧?突然就没来由这么解禁几周了,有关部门想要干什么?
这回,ghs什么时候又会被关?

发了帖,就这么看看。

流动性泛滥催生交易所疯长 部分有坐庄嫌疑_期市要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110517/07219852268.shtml

  从另一个角度看,很多地方商品交易所也正在探索自身的发展路径。朝现货角度发展,也成为很多"交易所"的共识。例如上海的几家钢铁大宗交易电子盘,其身上的投机性质已经日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和物流、配送、仓储的结合。  "我们跟期货市场的区别会越来越大,"上海三大钢材电子市场之一的"钢之源"总裁刘胜喜说,淘宝网、京东商城是一个生活资料的网上市场,而现在自己做的是生产资料的网上市场,如今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服务各类贸易商,帮助他们进行现货的配送,"未来我们可以做到每天都能交货。你可以挑规格、挑品牌、挑地方。"刘胜喜说,这个行业未来必将出现类似淘宝网这样的市场,"跟期货可以说是像孪生兄弟,早年长得很相似,长大后则会走上自己的道路。"  可以说,一部分"交易所"已经在尝试走上一条"去期货化"的道路。

尚邮–移动办公专家
—————————————————
Sent from ShangMail:Travel with free pushmail www.shangmail.com

Fw: Dropbox的成本估算

 
 
From: (author unknown)
Sent: Friday, April 29, 2011 11:27 PM
Subject: Dropbox的成本估算
 

两周前,云存储网站Dropbox宣布,用户总数达到了2500万

这个数字令人印象深刻,因为一年半前,它的用户总数已经是300万了。短短18个月,在一个这样大的基数上,继续扩张八倍多,真可谓势头惊人。

惊叹之余,许多人很好奇,Dropbox到底花了多少钱,才能够服务这么多用户?因为除了付费用户以外,它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相反地,每新增一个注册用户,它就必须向他免费提供存储空间。只有当用户占用的空间超过2GB时,才需要付费:每月9.99美元(50GB)或者19.99美元(100GB)。

那么,为了支撑2500万使用者,它到底要发展多少付费用户才够啊?

加拿大程序员Michael Woloszynowicz,就为Dropbox算了一笔账,估计了一下它每个月的总支出。

一、存储费

Dropbox没有自己的存储设备,所有文件都放在租来的Amazon S3服务上面。

这里计算的困难在于,每个用户不一定把2GB的免费空间都用光,而S3是根据实际使用的空间收费的。此外,Dropbox还部署了”防止文件重复上传”的机制,如果确认不同用户上传的是同一个文件,则只保存一个样本,这可以大大减少影音文件占用的空间。最后,用户之间分享的文件,也只保留一个样本。

我们假定重复文件的影响因子是20%,那么平均每个用户最多占用的空间就是1.6GB。2500万用户占用的空间总和,就是40000TB。我们把这个数字,当做Dropbox存储空间的上限。

另据资料透露,2009年底,Dropbox的用户总数达到300万时,占用的存储空间总和是1300TB,平均每个用户占用433.73MB的空间。假定这个水平保持不变,那么2500万用户就要占用10579TB。我们把这个数字当做Dropbox存储空间的下限。

根据S3的价目表进行计算,

40000TB存储空间,每个月的费用接近240万美元;10579TB存储空间,每个月的费用接近75万美元。

因此,Dropbox的存储费,每个月估计在75万–240万美元之间。

二、请求费

S3除了对存储空间收费,还对HTTP请求收费。PUT/COPY/POST/LIST请求,每1000次收费0.01美元;GET请求,每10000次收费0.01美元。

假设每个用户每天发出10次PUT/COPY/POST/LIST请求和10次GET请求,2500万个用户就是每天各2.5亿次,费用分别为2500美元和250美元,合计2750美元。以一个月30天计算,每月的请求费就是8.25万美元。

三、流量费

Dropbox声称,每天要接受2亿次上传。根据一个小范围的调查,Dropbox上面的文件的平均大小是1.6MB。那么,2亿次上传相当于305TB,考虑到重复文件的影响因子是20%,也就是说实际只需要上传244TB。S3的上传流量费是0.1美元/GB,则每天的费用是2.5万美元,相当于每月75万美元。

Dropbox没有公布下载次数。假定每天的下载次数与上传次数相同,即下载305TB的数据,S3的下载流量费是0.08美元/GB,相当于每月75万美元。

两者相加,每月流量费总和为150万美元。

四、运算费

Dropbox还需要大量运算。以它现在的规模,至少需要200台服务器(或者服务器的实例)完成相关运算。假定每台服务器的成本是0.3美元/小时,就相当于每月4.3万美元。

五、人工费

Dropbox目前有44名员工,假定人均工资为10万美元/年(硅谷平均工资),就相当于每月36.7万美元。

六、总费用

将上面五项费用加总,就得到了用户规模2500万时,Dropbox的月度成本在274万美元–439万美元之间。

七、一些推论

(1)Dropbox每个用户的平均成本,在0.11美元–0.18美元之间。

(2)Dropbox的收费标准是9.99美元(50GB),所以每个付费用户的毛利在9.81美元–9.88美元之间。

(3)付费用户的数量达到27.7万–44.8万时,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4)这占总用户的比例为1.1%–1.8%。也就是说,当用户转化率(customer conversion rate)不低于2%时,dropbox才不会亏损。

(5)收费网络服务的用户转化率,一般在0.5%–5%之间,Dropbox正好在这个区间内。

(6)考虑到已知的Dropbox的外部融资,仅仅为1000万美元,而它的月支出是百万美元级别的,所以可以断定它已经有几十万付费用户了。

(完)

“一大二公”害死人 / 信力建

古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跃进这场因为随意更改生产关系而导致的大灾难虽然已经可以说农民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被一个家连柴草、棉被、鱼、藕都被“共”掉了,一旦饥荒来临,农民们还有活路吗?有人说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其实真正的万恶之源是凭权力硬性消灭私有制! 

过去五十年了,可导致这场悲剧的因素现在也还存在,对此,我们必须警惕。

非常精辟。“随意更改生产关系而导致的大灾难”、“农奴制”。